<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經典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大全(共4000個)

    2801

    撥云見日

    【典故】晉朝時期,樂廣為太尉賈充所賞識,被薦為河南尹,樂廣不愿意出任外官,就請潘岳寫《呈太尉辭河南尹表》,名士王衍十分佩服樂廣,認為他說話言簡意賅,太子洗馬衛玠的父親對樂廣的評價則是人中的水鏡,見到他如同撥云見天。 ......
    2802

    簸揚糠秕

    【典故】東晉時期,司馬昱邀請王坦之和范啟前去議事,范啟年齡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齡小而官位大。他們兩人互相謙讓讓對方走前頭。王坦之走在范啟前開玩笑說“簸之揚之,糠秕在前。”范啟反唇相譏:“淘啊汰啊,沙礫在后。 ......
    2803

    不遠千里

    【典故】“不遠千里”這則成語又稱“不遠千里而來”,表示不以千里為遠來到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遙遠。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里 ......
    2804

    白云親舍

    【典故】狄仁杰是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輕時曾做過并州法曹參軍。當時他的父母遠在河陽(今河南孟縣),一次,狄仁杰外出辦事登上太行山,由于思鄉情切,不由向河陽方向遠眺,只見一片白云在天上孤零零地飄浮。狄仁杰指著那片白云對隨行的人 ......
    2805

    伯俞泣杖

    【典故】相傳古代有名的孝子伯俞犯了錯誤,他的母親拿拐杖打他,伯俞哭了,母親覺得奇觀,問他為什么哭。他說:“以前我犯錯時你打我,我感覺到痛,如今你老了,不能打痛我了。是我不好,還讓年邁的你為我操心,心中有愧。” ......
    2806

    不因人熱

    【典故】“不因人熱”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別人的權勢。這個成語來源于《東觀漢記.梁鴻傳》,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東漢時,有個愛讀書的人,名叫梁鴻。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親去世,家里日漸貧窮起來。 ......
    2807

    北轅適楚

    【典故】戰國時期,魏安王決定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大臣們都反對他,季梁給他講一個故事:太行山的一個人駕車準備到楚國去,但他卻堅持往北走,這樣越走越遠。爭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贏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轅北轍一樣。魏安王決定不打仗了。 ......
    2808

    白衣送酒

    【典故】晉朝時期,彭澤令陶淵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辭官歸隱,從此躬耕終生。有一年重陽節,因為家貧沒酒喝,心情特別煩悶,獨自在籬笆邊散步,忽見一個穿白衣的人說奉王弘之命前來送酒,陶淵明心中大喜,接過酒立即盡飲至醉。 ......
    2809

    彼一時,此一時

    【典故】戰國時期,燕王噲把政權交給宰相子之,從而發生內亂,齊國趁機出兵燕國搶占土地。孟子極力主張出兵,要燕王給齊王稱臣,從而推行仁政。但齊王卻只看見燕國的土地與財富。孟子的學生充虞十分不滿。孟子感慨地說:“彼一時,此一時也。&rd ......
    2810

    別有天地

    【典故】“別有天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另有一種境界。也形容風景引人入勝。這個成語來源于《李太白全集.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字太白,自號背蓮居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 ......
    2811

    別有天地非人間

    【典故】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愛好劍術,輕財仗義,25歲那年出外遠游,漫游了湖南、江蘇等地。42歲那年被唐玄宗授官,但他不想當朝廷的御用文人,3年后辭官歸隱,特作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rd ......
    2812

    蚌鷸相持

    【典故】戰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打燕國,燕王派蘇代去趙國游說趙王不要戰爭,講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夾住一只鷸鳥的長嘴,雙方爭執不讓,最后被一個漁翁輕易擒住。如果燕趙發生戰爭,秦國就像漁翁那樣輕易吞并燕趙。趙王只好放棄戰爭的打算。 ......
    2813

    班衣戲彩

    【典故】春秋時期,楚國隱士老萊子非常孝順父母,想盡一切辦法討父母的歡心,使他們健康長壽。他70歲時父母還健在,為了不讓父母見他有白發而傷感,他做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時裝成小兒跳舞的樣子使父母高興。 ......
    2814

    不遺余力

    【典故】戰國時,秦國起兵攻打趙國。趙國調集兵力迎戰,結果秦軍迫使趙國屈從求和。趙國決定派身份最高的使者鄭朱去談判。大臣虞卿不主張讓鄭朱去秦國。認為這樣做,反而抬高了秦國,疏遠了其它鄰國。趙王沒采納這個意見,仍派鄭朱前往,結果秦國更加猖狂。秦 ......
    2815

    不以一眚掩大德

    【典故】春秋時期,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勸告,派孟明視等三位大夫帶兵進攻鄭國,由于計劃敗露只好改進攻滑國,路上遭到晉軍的襲擊,全軍覆沒。晉襄公答應母后的請求,放三位大夫回國。秦穆公身著喪服,他不以一眚掩大德,親自到邊境去迎接他們。 ......
    2816

    博弈猶賢

    【典故】春秋時期,孔子經常教育他的學生向顏回學習,不要追慕富貴與享受,用心讀書。孔子說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吃得飽飽的沒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問題,那就沒有造就了。世上下棋的人雖然悠閑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飽食終日的人來真是強多了。 ......
    2817

    不義之財

    【典故】古代齊國宰相田稷子把下官送給他的一些黃金孝敬給母親,母親覺得奇觀問他做了三年宰相就有這么多俸祿,難道就沒有開銷了?田稷子只好如實回答,其母告誡他作為士大夫應該修身養性,不能貪這些不義之財。田稷子立即把黃金一一退回。 ......
    2818

    布衣之交

    【典故】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沒有殺一個與他的小妾相愛的門客,而是給他準備了許多禮物,把他推薦給衛國國君,對他說:“我們是布衣之交,希望衛國能給你偉大前程。”后來衛國準備聯絡其他諸侯去攻打齊國,該門客極力勸阻,避免了一場 ......
    2819

    不由自主

    【典故】賈寶玉放下書本跑到賈母那里,剛好賈母與王熙鳳等在談論邪魔外道。賈寶玉立即接話說當年趙姨娘請人做法讓他和王熙鳳一起中邪生病的事情。王熙鳳說:“我也不很記得了。但覺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殺人才好。&rd ......
    2820

    不著邊際

    【典故】從前有個天生就是瞎子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太陽,向別人打聽太陽是什么模樣,別人告訴他太陽形狀像圓盤,太陽光像蠟燭光,他卻把鐘、笛等當作太陽,鬧出很多笑話和誤會,最終還是不知道太陽是什么樣子。 【出處】何濤思想: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