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成語故事
安居樂業
心曠神怡
小心翼翼
無可奈何
高山流水
畫龍點睛
嘔心瀝血
爭先恐后
哄堂大笑
興高采烈
愛屋及烏
狐假虎威
妄自菲薄
百發百中
刻舟求劍
一絲不茍
不恥下問
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
囫圇吞棗
杯弓蛇影
叱咤風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恃無恐
如火如荼
民不聊生
此地無銀三百兩
臥薪嘗膽
千鈞一發
差強人意
樂不思蜀
聞雞起舞
破釜沉舟
如釋重負
剛愎自用
欲蓋彌彰
神機妙算
朝三暮四
杞人憂天
胸有成竹
誠惶誠恐
亡羊補牢
乘風破浪
越俎代庖
狡兔三窟
門可羅雀
刮目相看
如雷貫耳
以身作則
安然無恙
廢寢忘食
弄巧成拙
侃侃而談
司空見慣
滄海桑田
義無反顧
自慚形穢
四面楚歌
一籌莫展
不屈不撓
開卷有益
撲朔迷離
望洋興嘆
躊躇滿志
后生可畏
義不容辭
杯水車薪
口若懸河
盛氣凌人
指鹿為馬
家喻戶曉
萍水相逢
茍延殘喘
三顧茅廬
濫竽充數
不拘一格
車水馬龍
按圖索驥
有志者事竟成
為富不仁
狼子野心
不可救藥
瓜田李下
名不虛傳
守株待兔
貪得無厭
炙手可熱
五十步笑百步
李代桃僵
竭澤而漁
眾志成城
趾高氣揚
生靈涂炭
負荊請罪
天衣無縫
怒發沖冠
狼狽不堪
兔死狗烹
手不釋卷
奮不顧身
成語故事大全(共4000個)
-
2601
碧血丹心
- 【典故】周朝時期,劉文公的大夫萇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氣。他因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權貴,蒙冤被周人殺害,傳說他被殺的當時,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這些干血塊全都化為碧玉。 ......
-
2602
八仙過海
- 【典故】傳說呂洞賓等八位神仙去赴西王母的的蟠桃會,途經東海,只見巨浪洶涌。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里,然后各顯神通過海。于是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 ......
-
2603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 【典故】傳說中道家有八大仙人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他們來到東海邊,呂洞賓建議各自渡海,鐵拐李站在龍頭杖上,韓湘子坐在花藍里,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鐘離、何仙姑、曹國舅乘各自的簫、紙驢、拍板、鼓、竹罩、玉板渡海。 ......
-
2604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典故】傳說中道家有八大仙人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他們來到東海邊,呂洞賓建議各自渡海,鐵拐李站在龍頭杖上,韓湘子坐在花藍里,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鐘離、何仙姑、曹國舅乘各自的簫、紙驢、拍板、鼓、竹罩、玉板渡海。 ......
-
2605
抱薪救火
- 【典故】戰國末年,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不斷并吞鄰近的國家,好擴大自己的領土。其中,秦國曾經三次進攻魏國,占領魏國許多的土地,魏國軍民也傷亡慘重。有一回,秦國又派乒攻打魏國,魏國于是請韓、趙兩國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還是被打敗。大將段干 ......
-
2606
標新立異
- 【典故】標新立異這則成語的意思原指獨創新意,立論與眾不同。后來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張,創造新奇的式樣;有時帶貶義,指另搞一套。這個成語來源于《世說新語·文字》:《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不可鉆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 ......
-
2607
拔新領異
- 【典故】晉朝時期,王羲之為會稽內史時,孫興公推薦支道林,說他看問題拔新領異。王羲之自傲不愿與支道林交談。支道林默默地退出。后來王羲之外出辦事見到高僧支道林,就和他談起了《莊子·逍遙游》,沒想到支道林的論述十分精辟與新奇,王羲之十 ......
-
2608
拔轄投井
- 【典故】西漢末年京兆尹陳遵性格豪爽,很有才氣,而且非常好客,各地官員和四方豪杰都仰慕他的大名,經常去拜訪他。陳遵大擺宴席,陪客人喝酒,為了留住客人,他命令仆人把客人馬車上的轄拆下投到井里,客人只好留下來陪他喝酒。 ......
-
2609
不相為謀
- 【典故】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沒有重用他。他認為與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于是閑居起來,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春 ......
-
2610
不學無術
- 【典故】宋代的寇準當上宰相以后,張詠曾經評論他說:寇公是個人才,可惜在學術方面還欠缺一些。后來兩人相會,寇準說:你總該向我提點意見吧。張詠呆了一下,然后說:《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不懂他的意思,等他走后,取《漢書·霍光傳》來讀,讀到霍光不學無術時, ......
-
2611
包胥之哭
- 【典故】春秋時期,諸侯混戰,吳國進攻楚國,楚國大敗。楚國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國求救,秦哀公舉棋不定,遲遲不發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動,就答應出兵救援楚國。 ......
-
2612
褒衣博帶
- 【典故】漢朝時期,大將暴勝之到長安拜訪京兆尹趙廣漢,夸他維護治安有功。趙廣漢謙虛地說自己不如前任京兆尹雋不疑。雋不疑智擒假冒太子成方遂。暴勝之說他當年發現雋不疑時,他頭戴進賢冠,腰佩玉柄長劍,褒衣博帶,就薦他為青州刺史。 【典故】褒衣博帶, ......
-
2613
不夷不惠
- 【典故】西漢時期,學識淵博的李宏曾經被任命為一個外地的縣令,他本心就不想去,鄉親們設宴送行,他借機與他們暢飲,拖了一個多月還不去,刺史派人教他上任,他就到外地游玩就是不去赴任。揚雄說他不做伯夷也不做柳下惠。 ......
-
2614
白云蒼狗
- 【典故】唐朝書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貧寒,拋棄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紛紛指責王季友。杜甫為王季友鳴不平,特作《可嘆》詩一首:“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感嘆世事變化莫測。 ......
-
2615
白衣蒼狗
- 【典故】唐朝書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貧寒,毅然拋棄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紛紛指責王季友的不道德。只有杜甫為王季友鳴不平,特作《可嘆》詩一首:“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感嘆世事變化莫測。 ......
-
2616
不翼而飛
- 【典故】戰國時期,秦昭王派大將軍王稽率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17個月沒有攻下,士兵莊向王稽進言:“請嘉獎士兵,鼓舞士氣,肯定會一舉攻陷的。因為好消息會傳播很快的。”王稽不聽,結果攻城不下被秦王所殺。 ......
-
2617
不言而喻
- 【典故】戰國時期,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君子天生的秉性,君子在得志時不妄為,在困窮失意時不自卑,他敬天知命,將仁義禮智銘記在心,并將它發揚光大,不但能將它們表現在臉上,照到背上,然后傳到四肢,四肢就不言而喻可以找到其法門了。 ......
-
2618
不一而足
- 【典故】元朝時期,樂善好施的施濟資助桂富五300兩銀子,讓他贖回妻子與孩子,同時給他十畝田地。桂富五在地里挖出1500兩銀子偷偷到紹興過好日子。施濟去世后家道衰落。好友支德要施還母子去找那個不一而足的桂富五。可他對過去的恩人后代置之不理。 ......
-
2619
不由分說
- 【典故】唐僧師徒四人西行到一座寺院借宿,那些僧人聽說從東土大唐來的,便問他們有什么寶物可以參觀,唐僧說沒有,而孫悟空則滿不在乎,不由分說打開包袱,取出袈裟讓他們觀看,頓時紅光滿室,彩色盈庭,眾僧跪地而拜,紛紛夸獎這稀世之寶。 ......
-
2620
白云孤飛
- 【典故】唐朝時期,狄仁杰任并州法曹參軍,與父母相隔很遠,不能相見。一天他登上太行山,轉身朝河陽方向遙望,對左右人說自己的父母就住在遠方的那白云之下。他久久地注視那塊白云,直至它從視野中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