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得無厭的成語故事
智伯,是春秋時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還聯合了韓、趙、魏三國,把中行氏給滅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領土。過了幾年,他又派人向韓國要求割地,韓國懼怕,就給了他一塊有萬戶人家的土地。智伯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又向魏國要求割地,魏國本來不想給,但是也怕圍攻,只好和韓國一樣,也給了他一塊土地。智伯心中更高興了,向趙國索取蔡和皋狼這兩個地方;但是趙襄王拒絕了,智伯便結合韓國和魏國要攻打趙國。趙襄王采用謀士的計策,遷都晉陽,準備了充足的糧食來抵抗智伯。這樣經過了三年,智伯始終沒有辦法攻下晉陽。但是,趙國的糧食快要用完了,派人去游說魏和韓,教他們聯合起來,倒戈攻打智伯。因為智伯的野心太大了,魏國、韓國就答應了。于是,趙國連夜出兵,韓、魏兩國跟著響應,把智伯擊敗,并瓜分他的土地;當時,天下的人不但不同情智伯,反而譏笑他“貪得無厭”,得到報應。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后人將它引申成“貪得無厭”這句成語,用來訓誡人不要貪求多得,以免引起別人的反感,而落得身敗名裂。
貪得無厭的解釋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后人將它引申成“貪得無厭”這句成語,用來訓誡人不要貪求多得,以免引起別人的反感,而落得身敗名裂。
- 成語名稱:
- 貪得無厭
- 成語拼音:
- tān dé wú yàn
- 成語解釋:
- 貪:求多;得:獲取;厭:滿足。追求財物沒有滿足的時候。
- 典故出處:
- 《四游記 三至岳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無厭,一至于此!’”
- 成語例句:
- 他貪得無厭的性子,隨著年歲的增長,更加殘忍了。(梁斌《紅旗譜》八)
- 貪得無厭的詳細解釋
* 貪得無厭的故事:智伯,是春秋時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還聯合了韓、趙、魏三國,把中行氏給滅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領土。過了幾年,他又派人向韓國要求割地,韓國懼怕,就給了他一塊有萬戶人家的土地。智伯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