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581

    倒懸之危

    成語拼音:
    dào xuán zhī wēi
    成語解釋: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582

    釣游之地

    成語拼音:
    diào yóu zhī dì
    成語解釋:
    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鄉。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游也。’”
    583

    睹影知竿

    成語拼音:
    dǔ yǐng zhī gān
    成語解釋:
    睹:見;竿:竹竿。看見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長短曲直。比喻從側面烘托可以顯示事物
    成語出處:
    清·劉熙載《藝概·詩概》:“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睹影知竿乃妙。”
    584

    道遠知驥

    成語拼音:
    dào yuǎn zhī jì
    成語解釋:
    路遠才知道馬的好壞。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操《矯志》:“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585

    道義之交

    成語拼音:
    dào yì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38回:“道義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為介介。”
    586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成語拼音: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成語解釋: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成語出處:
    謝覺哉《知己難》:“所謂‘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587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成語拼音: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語解釋:
    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矯志》“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588

    多魚之漏

    成語拼音:
    duō yú zhī lòu
    成語解釋:
    《左傳·僖公二年》:“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杜預注:“多魚,地名……《傳》言貂于此始擅貴寵,漏泄桓公軍事,為齊亂張本。”后以“多魚之漏”指泄漏軍事機密。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年》:“齊寺人貂始漏師於多魚。”杜預注:“多魚,地名……《傳》言貂於此始擅貴寵,漏洩桓公軍事,為齊亂張本。”
    589

    杜郵之戮

    成語拼音:
    dù yóu zhī lù
    成語解釋:
    杜郵:古地名,今陜西咸陽;戮:殺。指忠臣無辜被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590

    大禹治水

    成語拼音:
    dà yǔ zhì shuǐ
    成語解釋:
    禹:三皇五帝時中原的領袖。大禹治理水患為百姓謀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從岷山導出岷江。”
    591

    得意之色

    成語拼音:
    dé yì zhī sè
    成語解釋:
    得意:稱心如意。因非常稱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戲已經開頭,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592

    大衍之數

    成語拼音:
    dà yǎn zhī shǔ
    成語解釋:
    大:大數;衍:演;大衍:指運用大數來演卦。指五十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大衍之數五十。”
    593

    讜言直聲

    成語拼音:
    dǎng yán zhí shēng
    成語解釋: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由校書郎拜左拾遺,不數月,讜言直聲動于朝廷。”
    594

    大雅之堂

    成語拼音:
    dà yǎ zhī táng
    成語解釋:
    高雅的廳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成語出處:
    清 袁枚《與陳刺史虛齋》:“未登大雅之堂,還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
    595

    得意之作

    成語拼音:
    dé yì zhī zuò
    成語解釋:
    指自己認為非常滿意的作品。
    成語出處:
    曹靖華《哪有閑情話年月》:“作者仿佛要為我開小型展覽會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陳列在我面前了。”
    596

    篤志愛古

    成語拼音:
    dǔ zhì ài gǔ
    成語解釋:
    篤志:志向專一。志趣專一,愛好古典
    成語出處:
    《北史·景穆十二王傳》:“十六通《杜氏春秋》,下帷讀書,篤志愛古。”
    597

    斗志昂揚

    成語拼音:
    dòu zhì áng yáng
    成語解釋:
    斗: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成語出處: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
    598

    篤志不倦

    成語拼音:
    dǔ zhì bù juàn
    成語解釋:
    篤志:志向專一;倦:厭倦。指學習志趣專一,不知疲倦
    成語出處:
    《江表傳》:“蒙始就學,篤志不倦。”
    599

    斗智斗力

    成語拼音:
    dòu zhì dòu lì
    成語解釋:
    斗;爭斗;智:智慧,聰明;力:氣力。用智謀來爭勝負,憑力氣分勝負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漢王笑謝曰:‘吾寧斗智,不能斗力。’”
    600

    大智大勇

    成語拼音:
    dà zhì dà yǒng
    成語解釋: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
    成語出處:
    陳立德《前驅》:“他們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堅韌毅力。”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