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zhi的漢字
za
zai
zan
zang
zao
ze
zei
zen
zeng
zha
zhai
zhan
zhang
zhao
zhe
zhei
zhen
zheng
zhi
zhong
zhou
zhu
zhua
zhuai
zhuan
zhuang
zhui
zhun
zhuo
zi
zong
zou
zu
zuan
zui
zun
zuo
拼音是zhi的字有:之、只、知、至、制、直、指、治、質、支、致、志、置、止、職、值、執、織、智、紙、旨、植、秩、芝、侄、址、脂、滯、擲、肢、稚、汁、幟、祗、摯、觶、趾、吱、窒、炙、蜘、陟、雉、蛭、芷、贄、祉、咫、卮、痔、櫛、胝、衹、郅、鷙、摭、騭、痣、彘、桎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之 | zhī |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
只 | zhī|zhǐ | [zhī]1.單獨的:只身。片紙只字。獨具只眼。2.a)用于某些成對的東西的一個:兩只耳朵。兩只手。一只襪子一只鞋。b)用于動物(多指飛禽、走獸):一只雞。兩只兔子。c)用于某些器具:一只箱子。d)用于船只:一只小船。[zhǐ]1.表示僅限于某個范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幾種棋類中,他只會下象棋。2.只有;僅有:家里只我一個人。3.姓。 |
知 | zhī|zhì | [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
至 | zhì | 1.到:至今。自始至終。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極;最:至為感謝。你要早來,至遲下星期內一定趕到。 |
制 | zhì | 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
直 | zhí | 1.成直線的(跟“曲”相對):筆直。馬路又平又直。你把鐵絲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橫”相對):直升機。把標桿立直。3.從上到下的;從前到后的(跟“橫”相對):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兩丈,橫里有四丈。4.挺直;使筆直:直起腰來。5.公正的;正義的:正直。理直氣壯。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話。7.漢字的筆畫,即“豎1”8.一直;徑直;直接:直達。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個勁兒;不斷地:他看著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
指 | zhǐ | 1.手指頭:食指。五指。屈指。首屈一指。2.一個手指頭的寬度叫“一指”,用來計算深淺寬窄等:下了三指雨。這雙鞋大了一指。兩指寬的紙條。3.(手指頭、物體尖端)對著;向著:用手一指。時針正指十二點。4.(頭發)直立:發指。5.指點:指導。指示。指出正確方向。有問題請您指出來。6.意思上指著:這不是指你說的,是指他的。7.指望;依靠:指靠。單指著一個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 |
治 | zhì | 1.治理:治家。治國。自治。治標。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治。府治。省治。4.醫治:治病。我的病已經治好了。5.消滅(害蟲):治蝗。治蚜蟲。6.懲辦:治罪。懲治。處治。7.研究:治學。8.姓。 |
質 | zhì | 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質。變質。2.哲學范疇。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該事物并區別于他事物的規定性。3.質料,構成事物的材料:鐵質。流質。4.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優質鋼。按質論價。保質保量。5.樸實:質樸。6.詢問;責問:質疑。質問。7.抵押;抵押品:質押。人質。8.古又同“贄”。9.古又同“锧”。 |
支 | zhī | 1.撐:支帳篷。把葦簾子支起來。他用兩手支著頭正在想什么。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支著。支著耳朵聽。3.支持:支援。支應。體力不支。樂不可支。疼得實在支不住。4.調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領取(款項):支出。支取。支了一筆錢。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隊。支線。支店。8.a)用于隊伍等: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b)用于歌曲或樂曲:兩支新的樂曲。c)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用單位質量(重量)的長度來表示,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就叫幾支(紗)。紗線越細,支數越大。d)用于桿狀的東西:一支槍。三支鋼筆。一支蠟燭。9.地支。見〖干支〗。 |
致 | zhì | 1.給予;向對方表示(禮節、情意等):致函。致電。致歡迎詞。向大會致熱烈的祝賀。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個方面:致力。專心致志。3.達到;實現:致富。學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殘。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將地址寫錯。6.姓。7.情趣:興致。景致。別致。有致。毫無二致。8.精密;精細:細致。精致。工致。 |
志 | zhì |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
置 | zhì | 1.擱;放:安置。擱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諸腦后。2.設立;布置:裝置。設置。3.購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
止 | zhǐ | 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攔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覽從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僅;只:這話你說過不止一次了。5.姓。 |
職 | zhí | 1.職務;責任:盡職。職分。天職。有職有權。2.職位:調職。在職。就職。兼職。撤職。辭職。3.舊時公文用語,下屬對上司的自稱:職等奉命。4.掌管:職掌。5.只;僅:職此而已。6.姓。 |
值 | zhí | 1.價錢:幣值。價值。2.相當;值得:這支筆值五元。不值一提。3.碰到;遇上:正值佳節。4.擔任輪到的職務:值班。值日。5.數學上按照數學式演算所得的結果:比值。函數值。 |
執 | zhí | 1.拿著;掌握:執筆。執政。2.堅持;固執:執意不肯。3.捉住:被執。4.憑證;單據:執照。回執。5.執行:執法施令。6.交誼深厚、志趣相同的朋友:執友。父執。 |
織 | zhī|zhì | [zhī]1.用絲、麻、棉紗、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織布。編織。織女(a.織布、織綢的女子;b.指織女星)。棉織物。2.引申為構成:羅織罪名。3.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織錦。織文(即“織錦”)。織貝(織成貝文的錦)。[zhì]古同“幟”,旗幟。 |
智 | zhì | 1.有智慧;聰明:明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2.智慧;見識:足智多謀。智勇雙全。吃一塹,長一智。3.姓。 |
紙 | zhǐ | 1.供寫字、繪畫、印刷、包裝等用的片狀的東西。多用植物纖維制成。2.量詞。用于計算文件、書信等的張數:一紙電文。 |
旨 | zhǐ | 1.滋味美:旨酒。甘旨。2.意義;用意;目的:主旨。要旨。宗旨。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旨在進一步發展兩國科學技術合作的決議。3.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圣旨。 |
植 | zhí | 1.栽種:種植。培植。移植。植樹。植皮。斷肢再植。2.樹立:植黨營私(結黨營私)。3.指植物:植被。植株。植保。4.姓。 |
秩 | zhì | 1.次序:秩序。2.俸祿,也指官的品級:厚秩。加官進秩。3.姓。4.十年:七秩大慶。 |
芝 | zhī | 1.古書上指靈芝。2.古書上指白芷。3.姓。 |
侄 | zhí | 侄子,稱哥哥或弟弟的兒子。也指同輩男性親屬或朋友的兒子。 |
址 | zhǐ | 建筑物的位置;地基:地址。住址。校址。廠址。新址。遺址。 |
脂 | zhī | 1.動物體內或油料植物種子里面的油質:脂肪。油脂。松脂。2.胭脂:脂粉。 |
滯 | zhì | 停滯;不流通:滯貨。滯銷。滯留。 |
擲 | zhì | 扔;投:投擲。棄擲。擲鐵餅。擲鉛球。手榴彈擲遠比賽。 |
肢 | zhī | 人體手、腳、胳膊、腿的統稱。也指某些動物的腿:四肢。上肢運動。后肢直立。 |
稚 | zhì | 1.幼小:稚子。幼稚。2.莊稼種得晚些。 |
汁 | zhī | 含有某種物質的液體:乳汁。膽汁。牛肉汁。橘子汁。墨汁兒。 |
幟 | zhì | 1.旗子:獨樹一幟。2.記號:標幟。 |
祗 | zhī | 恭敬:祗候回音(舊時信里要對方回信的客氣話)。 |
摯 | zhì | 誠懇;懇切:真摯。懇摯。 |
觶 | zhì | 古時飲酒用的器具。 |
趾 | zhǐ | 1.腳指頭:趾骨。2.古指腳:趾高氣揚。 |
吱 | zhī|zī | [zī]多形容小動物的叫聲:老鼠吱吱地叫。[zhī]形容某些尖細的聲音:嘎吱。咯吱。車吱的一聲停住了。 |
窒 | zhì | 阻塞不通:窒礙。窒息。 |
炙 | zhì | 1.烤:炙肉。2.比喻受熏陶、影響:親炙。3.烤熟的肉:殘杯冷炙。 |
蜘 | zhī | 〔蜘蛛〕節肢動物。體分頭胸部和腹部,有四對足,腹部尖端的突起能分泌黏液,用來結網捕蟲。 |
陟 | zhì | 登高;上升:陟彼高崗。 |
雉 | zhì | 1.鳥,外形像雞,雄的尾巴長,羽毛美麗,多為赤銅色或深綠色,有光澤,雌的尾巴稍短,灰褐色。善走,不能久飛。種類很多,都是珍禽,如血雉、長尾雉等。通稱野雞,有的地區叫山雞。2.古代城墻長三丈高一丈叫一雉。 |
蛭 | zhì | 環節動物的一大類,體一般長而扁平,無剛毛,前后各有一個吸盤。生活在淡水中或濕潤的地方,大多為半寄生,如水蛭、醫蛭、山蛭等。有的吸食人或動物的血液。通稱螞蟥。 |
芷 | zhǐ | 1.見〖白芷〗。2.姓。 |
贄 | zhì | 初次拜見長輩所送的禮物:贄見(拿著禮物求見)。贄敬(舊時拜師送的禮)。 |
祉 | zhǐ | 福:福祉。 |
咫 | zhǐ | 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
卮 | zhī | 古代盛酒的器皿:漏卮。 |
痔 | zhì | 痔瘡,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由直腸下端或肛管的靜脈曲張所造成,經常便秘者易得此病。分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癥狀是排便后滴鮮血,局部疼痛或有腫物由肛門突出等。 |
櫛 | zhì | 1.梳子、篦子等梳頭發的用具。2.梳(頭發):櫛發。櫛風沐雨。 |
胝 | zhī | 見〖胼胝〗。 |
衹 | zhǐ | 見“只2”。 |
郅 | zhì | 1.極;最。2.姓。 |
鷙 | zhì | 兇猛:鷙鳥(指鷹、雕等猛禽)。 |
摭 | zhí | 拾取;摘取:摭拾。 |
騭 | zhì | 安排;定:評騭高低。 |
痣 | zhì | 1.皮膚上生的斑痕或小疙瘩,多呈青色、紅色或黑褐色,不痛不癢。2.(Zhì)姓。 |
彘 | zhì | 古稱豬為彘。 |
桎 | zhì | 腳鐐:桎梏。 |
* zhi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zhi的漢字列表,包括zhi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