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語 (4064個)
-
561
道同志合
- 成語拼音:
- dào tóng zhì hé
- 成語解釋:
- 猶言道合志同。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又謝龐參政啟》:“嘗托僚寀,獲友高明,道同志合,出處如一。”
-
562
點頭之交
- 成語拼音:
- diǎn tóu zhī jiāo
- 成語解釋:
- 指交情甚淺,見了面只不過點點頭而已
- 成語出處: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少說也有百兒八十,點頭之交,那就數不清了。”
-
563
道頭知尾
- 成語拼音:
- dào tóu zhī wěi
- 成語解釋:
- 說個開頭就知道結果。形容思維敏捷、悟性好。
- 成語出處:
- 《朱子語類》卷四九:“惟圣人道頭知尾,下學便上達,若教學者,則須循其序也。”
-
564
彈丸黑志
- 成語拼音:
- dàn wán hēi zhì
- 成語解釋:
- 見“彈丸黑子”。
- 成語出處:
- 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
565
雕文織采
- 成語拼音:
- diāo wén zhī c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詞藻華麗。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鐘嶸《詩品》下卷:“孝武詩,雕文織采,過為精密,為二藩希慕,見稱輕巧矣。”
-
566
彈丸之地
- 成語拼音:
- dàn wá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像彈子一樣大的一塊地方。形容地盤非常狹小。(彈丸:彈弓射擊用的彈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此彈丸之地,猶不予也,令秦來年復攻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
-
567
當務之急
- 成語拼音:
- dāng wù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當前任務中最急迫的事。當:原為“處于”;現為“當前”;務:應該做的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
568
度外之人
- 成語拼音:
- dù wài zhī rén
- 成語解釋:
- 度外:心在計度之外。指與某人或某集團沒有關系或關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
-
569
阽危之域
- 成語拼音:
- diàn wēi zhī yù
- 成語解釋:
- 阽危:危險;域:境地。危險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能出人于阽危之域,躋俗于仁壽之地。”
-
570
睹微知著
- 成語拼音:
- dǔ wēi zhī zhù
- 成語解釋:
- 微:細小;著:顯著。看到細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質及發展趨勢。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呂布臧洪傳》:“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
571
等閑視之
- 成語拼音: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成語解釋:
- 等閑:無關緊要;之:它。把它看得無關緊要;不加重視。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
-
572
等閑之輩
- 成語拼音:
- děng xián zhī bèi
- 成語解釋:
- 無足輕重的尋常人。等閑:尋常;一般。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閑之輩。”
-
573
斷袖之寵
- 成語拼音:
- duàn xiù zhī chǒng
- 成語解釋:
- 斷:截斷;寵:寵愛,寵幸。指男子搞同性戀的行徑,指男寵。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
574
倒懸之患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全琮傳》:“而士大夫方有倒懸之患。”
-
575
旦夕之間
- 成語拼音:
- dàn xī zhī jiān
- 成語解釋: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成語出處: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
576
倒懸之急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世,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577
倒懸之苦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kǔ
- 成語解釋: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同“倒懸之急”。
- 成語出處:
- 《元史 外夷傳》:“群生愁嘆,四民廢業,貧者棄子以偷生,富者鬻產而應役,倒懸之苦,日甚一日。”
-
578
斷袖之癖
- 成語拼音:
- duàn xiù zhī pǐ
- 成語解釋:
- 指男子搞同性戀的丑惡行徑。
- 成語出處:
- 《漢書·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
579
等閑之人
- 成語拼音:
- děng xián zhī rén
- 成語解釋:
- 等閑:尋常,一般。無足輕重的尋常人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據你的大名,這表人物,必不是等閑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
580
旦夕之危
- 成語拼音:
- dàn xī zhī wěi
- 成語解釋:
- 旦夕:比喻短時間內。危:危險。形容危險逼近。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