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601

    倒置干戈

    成語拼音:
    dào zhì gān gē
    成語解釋:
    倒著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602

    篤志好學

    成語拼音:
    dǔ zhì hǎo xué
    成語解釋:
    篤志:專心一志,立志不變。專心致志,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侯霸傳》:“霸矜嚴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產業。篤志好學,師事九江太守房元。”
    603

    點紙畫字

    成語拼音:
    diǎn zhǐ huà zì
    成語解釋:
    指在契約或供詞上捺指模和簽押。
    成語出處: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家禮·婚禮》:“諸婚娶兩家,并用點紙畫字,寫立合同文約,明白具載往回聘禮。”
    604

    點指畫字

    成語拼音:
    diǎn zhǐ huà zì
    成語解釋:
    指在合同文約或供詞上按手印簽字畫押。
    成語出處: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家禮·婚禮》:“諸婚娶兩家,并用點指畫字,寫立合同文約,明白具載往回聘禮。”
    605

    點指劃腳

    成語拼音:
    diǎn zhǐ jí jiǎo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多形容說話放任不拘,或輕率地指點、批評。同“點手劃腳”。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只見來到肆前,果然一個少年美貌的女子在那里點指劃腳教人下棋。”
    606

    殫智竭力

    成語拼音:
    dān zhì jié lì
    成語解釋:
    殫:竭盡。用盡智能和力量。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 本味》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607

    墮指裂膚

    成語拼音:
    duò zhǐ liè fū
    成語解釋:
    墮:落下;裂:分裂。手指凍掉,皮膚凍裂。形容天氣嚴寒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瓶花齋集·答王百谷》:“一室之內,墮指裂膚,誶語漫罵,不肖若不聞也者。”
    608

    調脂弄粉

    成語拼音:
    diào zhī nòng fěn
    成語解釋:
    ①指婦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詩文的富麗香艷。
    成語出處:
    宋·李頎《古今詩話》:“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詩。徐詩富艷,李多用事。李謂徐曰:‘公詩如美女善調脂弄粉。’徐曰:‘公詩乃鬻冥器者,乃垛疊死人耳。’”
    609

    斷織勸學

    成語拼音:
    duàn zhī quàn xué
    成語解釋: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成語出處:
    《后漢書:樂羊子妻傳》載:“遠尋師,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610

    大直若屈

    成語拼音:
    dà zhí ruò qū
    成語解釋:
    亦作“大直若詘”。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
    成語出處:
    《后漢書荀淑傳論》:“及后潛圖董氏,幾振國命,所謂‘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611

    大直若詘

    成語拼音:
    dà zhí ruò qū
    成語解釋:
    見“大直若屈”。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九:“大直若詘,大辯若訥。”
    61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成語拼音:
    dà zhí ruò qū,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語解釋:
    直:正直;屈:理虧;巧:靈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靈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613

    大智若愚

    成語拼音:
    dà zhì ruò yú
    成語解釋: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614

    大智如愚

    成語拼音:
    dà zhì rú yú
    成語解釋:
    謂才智極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來好象愚笨。
    成語出處: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615

    倒執手版

    成語拼音:
    dǎo zhí shǒu bǎn
    成語解釋:
    古代官員持手版以朝。倒執手版,指驚惶失態。
    成語出處:
    《晉書 謝安傳》:“[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懼……既見溫,坦之汗流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
    616

    當之無愧

    成語拼音:
    dāng zhī wú kuì
    成語解釋:
    承受得起這種榮譽或稱號;一點也不必感到慚愧。當:擔當;承受;之:指所給的榮譽或稱號。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回丁判官書》:“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當之而不愧也。”
    617

    東支西吾

    成語拼音:
    dōng zhī xī wú
    成語解釋:
    謂說話辦事含糊敷衍。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618

    當之有愧

    成語拼音:
    dāng zhī yǒu kuì
    成語解釋:
    擔當不起某種稱號或榮譽;感到慚愧。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回丁判官書》:“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當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謙之辭。
    619

    斷紙余墨

    成語拼音:
    duàn zhǐ yú mò
    成語解釋:
    斷:破裂;余:殘存;墨:墨跡。指殘存的詩文墨跡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行書·蔡京》:“至于斷紙余墨,人爭寶之。”
    620

    動之以情

    成語拼音:
    dòng zhī yǐ qíng
    成語解釋:
    用感情來打動他的心。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隨便他如何導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個只是不肯松口。”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