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的成語 (36個)
-
1
發憤忘食
- 成語拼音:
- fā fèn wàng shí
- 成語解釋:
-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2
埋頭苦干
- 成語拼音:
- mái tóu kǔ gàn
- 成語解釋:
- 埋頭:一直低著頭;苦干:盡心盡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奮、努力。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
3
朝乾夕惕
- 成語拼音:
- zhāo qián xī tì
- 成語解釋:
- 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 成語出處:
- 《周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4
將勤補拙
- 成語拼音:
- jiāng qín bǔ zhuō
- 成語解釋:
- 以勤奮彌補笨拙。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
5
宵旰憂勞
- 成語拼音:
- xiāo gàn yōu láo
- 成語解釋:
- 宵衣旰食,非常勞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勞”、“宵旰憂勤”。
- 成語出處:
- 《明史 吳時來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
-
6
以勤補拙
- 成語拼音:
- yǐ qín bǔ zhuō
- 成語解釋:
- 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 成語出處:
-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無別慮,筆不暫停。或畢景忘餐,或連宵不寐。以勤補拙,不遑自處。”
-
7
旰食宵衣
- 成語拼音:
- gàn shí xiāo yī
- 成語解釋:
- 天色很晚才吃飯,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形容勤于政事
- 成語出處:
- 南朝 陳 徐陵《陳文帝哀策文》:“勤民聽政,旰食宵衣。”
-
8
穿壁引光
- 成語拼音:
- chuān bì yǐn guāng
- 成語解釋:
- 穿:鑿通;引:引進。鑿通墻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 成語出處:
-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9
旰食之勞
- 成語拼音:
- gàn shí zhī láo
- 成語解釋:
- 天色已晚才吃飯。形容勤于政事。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郭璞傳》:“不然,恐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災,崩震薄蝕之變,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勞也。”
-
10
起早貪黑
- 成語拼音:
- qǐ zǎo tān hēi
- 成語解釋:
-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咱們命苦的人,起早貪黑,翻土拉塊,吃柳樹葉子。”
-
11
夙夜匪懈
- 成語拼音:
- sù yè fěi xiè
- 成語解釋:
- 日夜勤勞;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
- 成語出處:
- 晉 司馬彪《續漢書》:“熹為衛尉,盡心事上,夙夜匪懈。”
-
12
未明求衣
- 成語拼音:
- wèi míng qiú yī
- 成語解釋:
- 天沒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 成語出處:
- 《梁書·顧協傳》:“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賢如渴,爰發明詔,各舉所知。”
-
13
宵旰圖治
- 成語拼音:
- xiāo gàn tú zhì
- 成語解釋:
- 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設法治理好國家。
- 成語出處:
- 《明史 羅僑傳》:“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棄小人,召還舊德,與在廷臣工,宵旰圖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
14
宵衣旰食
- 成語拼音:
- xiāo yī gàn shí
- 成語解釋:
-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 成語出處:
- 唐 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15
鑿壁偷光
- 成語拼音:
- záo bì tōu guāng
- 成語解釋:
- 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16
案牘之勞
- 成語拼音:
- àn dú zhī láo
- 成語解釋:
- 案牘:公文。辦理公文事物的勞累
- 成語出處:
- 唐 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17
白首窮經
- 成語拼音:
-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 成語解釋:
- 白首:白頭;窮經:專心鉆研經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鉆研經籍,形容好學不倦
- 成語出處:
- 宋 蘇轍《范鎮可侍讀太一宮使告詞》:“謂白首窮經之樂,尚可推以與人。”
-
18
不舍晝夜
- 成語拼音:
- bù shě zhòu yè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 成語出處:
- 春秋 孔子《論語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19
晨炊星飯
- 成語拼音:
- chén chuī xīng fàn
- 成語解釋:
- 清晨燒早飯,入夜才吃晚飯。形容早出晚歸,整日辛勤勞苦。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張廷珪傳》:“又役鬼不可,唯人是營,通計工匠,率多貧窶,,朝驅暮役,勞筋苦骨,簞食瓢飲,晨炊星飯,饑渴所致,疾疹交集。”
-
20
攻苦食淡
- 成語拼音:
- gōng kǔ shí dàn
- 成語解釋:
- 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 勤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