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541

    斷然處置

    成語拼音:
    duàn rán chǔ zhì
    成語解釋:
    斷然:果斷堅決;處置:處理。堅決果斷的解決方法
    成語出處:
    羅廣斌《紅巖》第八章:“大敵當前,只能斷然處置。”
    542

    奪人之愛

    成語拼音:
    duó rén zhī ài
    成語解釋:
    奪:搶奪。剝奪別人所喜愛的人或事物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奪人之愛,我可不來。人棄我取,我更不來。”
    543

    達人知命

    成語拼音:
    dá rén zhī mìng
    成語解釋: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指心胸豁達的人,安于命運。
    成語出處:
    唐·王勃《滕五閣序》:“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544

    淡然置之

    成語拼音:
    dàn rán zhì zhī
    成語解釋: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成語出處: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不過他經的大風大浪太多,雖未到寵辱不驚,名利皆忘的境地,卻已能不動聲色,淡然置之。”
    545

    堵塞漏卮

    成語拼音:
    dǔ sāi lòu zhī
    成語解釋:
    卮:盛酒器。比喻堵塞漏洞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五章:“奏請設立紡織局,謀堵塞漏卮。”
    546

    獨樹一幟

    成語拼音:
    dú shù yī zhì
    成語解釋:
    單獨打起一面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547

    獨豎一幟

    成語拼音:
    dú shù yī zhì
    成語解釋:
    同“獨樹一幟”。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豎一幟者,正為不襲盛唐窠臼也。”
    548

    盜食致飽

    成語拼音:
    dào shí zhì bǎo
    成語解釋:
    比喻以不正當手段獲益。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549

    斗筲之輩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bè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輩,貪功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虧損,今夜必來掩襲大寨,不可不備。”
    550

    斗筲之才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宋·蘇軾《商鞅論》:“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無足言者。”
    551

    儋石之儲

    成語拼音:
    dān shí zhī chǔ
    成語解釋:
    猶言少量的財富。
    成語出處:
    《漢書·揚雄傳上》:“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
    552

    斗筲之材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永斗筲之材,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553

    斗升之祿

    成語拼音:
    dǒu shēng zhī lù
    成語解釋:
    斗升:古代容量單位,1斛=10斗,1斗=10升;祿:官員的俸給。微薄的薪俸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樞密韓太尉書》:“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
    554

    多事之秋

    成語拼音:
    duō shì zhī qiū
    成語解釋:
    秋:年歲;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多指國家或政局等較大范圍的政治局勢不安定;事端多起的時期。
    成語出處:
    唐 崔致遠《前宣州當涂縣令王翱攝楊子縣令》:“況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風。”
    555

    斗筲之器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qì
    成語解釋: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兩升。比喻氣量狹窄、見識短淺的人
    成語出處:
    宋 曾慥《類說》引《使遼錄 南朝峭漢》:“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勝如臣者,車載斗量,安可數計!”
    556

    斗筲之人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語解釋: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樣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亦用為自謙之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57

    斗升之水

    成語拼音:
    dǒu shēng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微薄的資助。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外物》:“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558

    斗筲之徒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tú
    成語解釋: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劉田等傳贊》:“斗筲之徒,何足選也。”
    559

    東山之志

    成語拼音:
    dōng shān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指隱居的念頭。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560

    睹始知終

    成語拼音:
    dǔ shǐ zhī zhōng
    成語解釋:
    謂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預見到它的最終結果。
    成語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故圣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