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181

    一治一亂

    成語拼音:
    yī zhì yī luàn
    成語解釋:
    治:太平。一段時期太平,一段時期動亂。指治世與亂世相間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
    3182

    援之以手

    成語拼音:
    yuán zhī yǐ shǒu
    成語解釋:
    對他人進行救助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3183

    一至于斯

    成語拼音:
    yī zhì yú sī
    成語解釋:
    同“一至于此”。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家國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3184

    一之已甚

    成語拼音:
    yī zhī yǐ shèn
    成語解釋:
    見“一之謂甚”。
    成語出處:
    唐·任蕃《夢游錄·張生》:“酒至白面少年,復請歌。張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
    3185

    怡志養神

    成語拼音:
    yí zhì yǎng shén
    成語解釋:
    怡養神志,使之安適愉快。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八:“長寄靈岳,怡志養神。”
    3186

    言之有物

    成語拼音:
    yán zhī yǒu wù
    成語解釋:
    物:指內容。說話或寫文章內容具體。
    成語出處:
    《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3187

    言之有序

    成語拼音:
    yán zhī yǒu xù
    成語解釋:
    說話和寫文章很有條理。
    成語出處:
    《周易 艮》:“言有序,悔亡。”
    3188

    予智予雄

    成語拼音:
    yǔ zhì yǔ xióng
    成語解釋:
    自以為聰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成語出處:
    范文瀾 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他是一個極驕貪的人,以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對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夠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為。”
    3189

    有枝有葉

    成語拼音:
    yǒu zhī yǒu yè
    成語解釋:
    形容真切詳盡。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防御驚得呆了道:‘慶娘見在房中床上臥病,郎君不信可以去看得的。如何說得如此有枝有葉?又且這釵如何得出世?真是蹊蹺的事。’”
    3190

    妍姿艷質

    成語拼音:
    yán zī yàn zhì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的體態容貌很美。
    成語出處:
    3191

    岳峙淵渟

    成語拼音:
    yuè zhì yuān zī
    成語解釋:
    見“岳鎮淵渟”。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綸《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義,岳峙淵渟。”
    3192

    眼中之釘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zhī dīng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厭惡憎恨的人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3193

    一朝之忿

    成語拼音:
    yī zhāo zhī fèn
    成語解釋:
    朝:早晨;忿:氣忿。一時的氣忿。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3194

    睚眥之忿

    成語拼音:
    yá zì zhī fèn
    成語解釋:
    睚:眼眶;眥:眼角;睚眥:生氣瞪眼。別人瞪眼這樣小的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黨錮傳序》:“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眥之忿,濫入黨中。”
    3195

    腋肘之患

    成語拼音:
    yè zhǒu zhī huàn
    成語解釋:
    形容產生于身旁的禍患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正當斯這時,進退狼跋。’”
    3196

    睚眥之恨

    成語拼音:
    yá zì zhī hèn
    成語解釋:
    睚:眼眶;眥:眼角;睚眥:生氣瞪眼。別人瞪眼這樣小的怨恨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胡質傳》:“今以睚眥之恨,乃成嫌隙。”
    3197

    飲鴆止渴

    成語拼音:
    yǐn zhèn zhǐ kě
    成語解釋:
    鴆: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的后果。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霍諝傳》:“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3198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成語拼音: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成語解釋: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3199

    睚眥之怒

    成語拼音:
    yá zì zhī nù
    成語解釋:
    睚:眼眶;眥:眼角;睚眥:生氣瞪眼;怒:生氣。生點小氣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巴陵本末》:“臺諫李知孝、莫澤奉承風旨,凡平日睚眥之怒,悉指以從偽,彈劾無虛日。”
    3200

    一枝之棲

    成語拼音:
    yī zhī zhī qī
    成語解釋:
    棲:鳥停留在樹上。泛指一個工作位置。
    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