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401

    改而更張

    成語拼音:
    gǎi ér gèng zhāng
    成語解釋:
    同“改弦更張”。
    成語出處:
    《北史·崔鴻傳》:“琴瑟不調,改而更張,雖明旨已行,猶宜消息。”
    402

    貴耳賤目

    成語拼音:
    guì ěr jiàn mù
    成語解釋:
    重視傳來的話,輕視親眼看到的現實。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成語出處:
    漢 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
    403

    恭而敬之

    成語拼音:
    gōng ér jìng zhī
    成語解釋:
    恭:恭敬。指待人恭敬又有禮節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李順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張戲報子。”
    404

    過而能改

    成語拼音:
    guò ér néng gǎi
    成語解釋: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405

    過耳秋風

    成語拼音:
    guò ěr qiū fēng
    成語解釋:
    刮過耳邊的秋風。比喻沒有任何意義的身外之物
    成語出處: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406

    盥耳山棲

    成語拼音:
    guàn ěr shān qī
    成語解釋:
    盥耳:洗耳朵。比喻隱居不仕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崔骃傳》:“故土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耳而山棲。”
    407

    寡二少雙

    成語拼音:
    guǎ èr shǎo shuāng
    成語解釋:
    寡:少。很少有第二個。形容極其突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吾丘壽王傳》:“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湊,以為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408

    國爾忘家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爾:助詞。為了國家而不顧家庭。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
    409

    國耳忘家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見“國而忘家”。
    成語出處:
    漢·賈誼《陳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410

    國而忘家

    成語拼音:
    guó é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
    成語出處: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于心無愧。”
    411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412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魯迅《兩地書》:“而當時改革的人,個個似乎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一種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的氣概。”
    413

    公而忘私

    成語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不考慮自己的私利。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
    414

    公爾忘私

    成語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
    成語出處:
    明·李贄《晃錯》:“[晃錯]公爾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傷晃氏之不安矣。”
    415

    公耳忘私

    成語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見“公爾忘私”。
    成語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上之化也。”
    416

    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成語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417

    公耳忘私,國耳忘家

    成語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418

    恭而有禮

    成語拼音:
    gōng ér yǒu lǐ
    成語解釋:
    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419

    顧而言他

    成語拼音:
    gù ér yán tā
    成語解釋:
    見“顧左右而言他”。
    成語出處:
    《掃迷帚》第二一回:“那三人見話不投機,便顧而言他。”
    420

    廣而言之

    成語拼音:
    guǎng ér yán zhī
    成語解釋:
    一般說來
    成語出處: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