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381
肥頭胖耳
- 成語拼音:
- féi tóu pàng ěr
- 成語解釋:
- 見“肥頭大耳”。
- 成語出處:
- 《何典》第八回:“識寶太師的女兒,叫做畔方小姐,生得肥頭胖耳,粗手大腳。”
-
382
法無二門
- 成語拼音:
- fǎ wú èr mén
- 成語解釋:
- 見“法出一門”。
- 成語出處:
- 《金史·高德基傳》:“有犯罪當死者,宰相欲從末減。德基曰:‘法無二門,失出猶失入也。’不從。”
-
383
拂袖而歸
- 成語拼音:
- fú xiù ér guī
- 成語解釋:
-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決。指毫無留戀,回到家鄉歸隱。
- 成語出處:
- 元·周文質《斗鵪鶉·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臥,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歸。”
-
384
拂袖而去
- 成語拼音:
- fú xiù ér qù
- 成語解釋: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385
拂袖而起
- 成語拼音:
- fú xiù ér qǐ
- 成語解釋: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語言沖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后堂。”
-
386
蜂擁而來
- 成語拼音:
- fēng yōng ér lái
- 成語解釋:
- 象蜂群似的擁擠著過來。形容許多人一起過來。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陳涉首難,豪杰蜂起。”
-
387
蜂擁而起
- 成語拼音:
- fēng yōng ér qǐ
- 成語解釋:
- 像蜂飛一樣成群而起。形容許多人一擁而起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贊》:“陳涉首難,豪杰蜂起。”
-
388
拂衣而去
- 成語拼音:
- fú yī ér qù
- 成語解釋:
- 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子敬瞋目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
-
389
蜂擁而上
- 成語拼音:
- fēng yōng ér shàng
- 成語解釋:
- 像成群的蜂擁擠著飛過來一樣。形容許多人一起涌上前。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門閂,掃紅、鋤藥手中都是馬鞭子,蜂擁而上。”
-
390
扶搖而上
- 成語拼音:
- fú yáo ér shàng
- 成語解釋: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391
蜂擁而至
- 成語拼音:
- fēng yō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像一窩蜂似地一擁而來。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遠,剛要回船,前面塵頭滾滾,喊聲漸近,又來許多草寇。個個頭戴浩然巾,手機器械,蜂擁而至。”
-
392
父紫兒朱
- 成語拼音:
- fù zǐ ér zhū
- 成語解釋:
- 紫: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朱: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指父子均為高官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粱》:“一言之合,榮膺圣眷,父紫兒朱,恩寵為極。”
-
393
放之四海而皆準
- 成語拼音:
-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語解釋:
- 放:放置;之:代詞;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準:準確。原指孝道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人們奉行的準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
394
放諸四海而皆準
- 成語拼音:
-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語解釋:
-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 成語出處:
- 《禮記 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
395
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成語拼音:
-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 成語解釋:
- 伐:討伐。一個國家必定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然后別人才來攻伐。比喻事情變化要從內部找原因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396
隔窗有耳
- 成語拼音:
- gé chuā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隔著窗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泄漏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蝴蝶過墻,隔窗有耳,蓮花瓣卸,墮地無蹤。”
-
397
蓋地而來
- 成語拼音:
- gài dì ér lái
- 成語解釋:
- 蓋:遮蓋,掩蓋。指人馬或暴風雪及飛砂走石等鋪天蓋地。形容來勢迅猛浩大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漢軍大敗,后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旗上大書‘天公將軍’。”
-
398
高而不危
- 成語拼音:
- gāo ér bù wēi
- 成語解釋:
- 身居高位而沒有傾覆的危險。
- 成語出處:
- 《孝經·諸侯章》:“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
399
孤兒寡婦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fù
- 成語解釋:
-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龜傳》:“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馬鞍。或舉國掩尸,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
400
孤兒寡母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mù
- 成語解釋: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成語出處:
-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