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441

    股戰而栗

    成語拼音:
    gǔ zhàn ér lì
    成語解釋:
    戰:怕;栗:發抖。兩腿發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懼異常。
    成語出處: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戰而栗,恐不能言者,終無它語。”
    442

    鼓噪而起

    成語拼音:
    gǔ zào ér qǐ
    成語解釋:
    鼓噪:起哄。喧擾哄鬧起來
    成語出處:
    《谷梁傳·定公十年》:“兩君就壇,兩相相揖,齊人鼓噪而起,欲以執魯君。”
    443

    高枕而臥

    成語拼音:
    gāo zhěn ér wò
    成語解釋:
    墊高枕頭安心地睡覺。形容無憂無慮。平安無事。
    成語出處:
    《戰國策·魏策一》:“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444

    公子哥兒

    成語拼音:
    gōng zǐ gē ér
    成語解釋: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
    445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成語拼音:
    gōng zì hòu ér bó zé yú rén
    成語解釋:
    躬:自身;責:責備,責問。多嚴于律己,少苛求別人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446

    顧左右而言他

    成語拼音: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成語解釋:
    看看兩旁的人而談起別的事情。形容不能正面回答問題而支吾其詞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447

    狐不二雄

    成語拼音:
    hú bù èr xióng
    成語解釋:
    喻兩雄不可并存。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友不匹,錳庫不群,鷙鳥不雙。”
    448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成語拼音:
    hán bǔ ér xī,gǔ fù ér yóu
    成語解釋:
    含哺: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飽食挺腹。形容人過著安樂的生活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449

    虎不食兒

    成語拼音:
    hǔ bù shí ér
    成語解釋:
    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成語出處:
    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
    450

    虎毒不食兒

    成語拼音:
    hǔ dú bù shí ér
    成語解釋:
    老虎再歹毒也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3回:“自古虎毒不食兒,如今朝廷失政,大變倫常,各處荒亂,刀兵四起,天將不祥,禍亂已現。”
    451

    畫地而趨

    成語拼音:
    huà dì ér qū
    成語解釋:
    趨:疾走。只在規定的范圍內行動。比喻不知變通。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人世間》:“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452

    和而不唱

    成語拼音:
    hé ér bù chàng
    成語解釋:
    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成語出處:
    《莊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453

    惠而不費

    成語拼音:
    huì ér bù fèi
    成語解釋:
    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之亦惠而不費乎!”
    454

    誨而不倦

    成語拼音:
    huì ér bù juàn
    成語解釋:
    誨:教誨,教導;倦:厭煩,疲倦。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煩
    成語出處:
    漢·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獨見先睹之效,然猶學而不厭,誨而不倦。”
    455

    渙爾冰開

    成語拼音:
    huàn ěr bīng kāi
    成語解釋:
    猶言渙然冰釋。
    成語出處:
    南朝·梁·何炯《答釋法云書難范縝》:“鉆仰淵秘,渙爾冰開。”
    456

    華而不實

    成語拼音:
    huá ér bù shí
    成語解釋:
    華;同“花”;開花;實:結果實。光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好看;內里空虛;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457

    和而不同

    成語拼音:
    hé ér bù tóng
    成語解釋:
    和:和睦;同:茍同;無原則地附和。與人和睦相處;但在原則問題上不能茍同。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58

    黃耳傳書

    成語拼音:
    huáng ěr chuán shū
    成語解釋: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成語出處:
    《晉書·陸機傳》:“初機有俊犬,名曰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機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后因以為常。”
    459

    黃耳寄書

    成語拼音:
    huáng ěr jì shū
    成語解釋: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指傳遞家信
    成語出處:
    《晉書·陸機傳》:“初機有駿犬,名黃耳,甚愛之。……其后因以為常。”
    460

    華而失實

    成語拼音:
    huā ér shī shí
    成語解釋:
    華:通“花”,開花;實:果實,結果。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成語出處:
    唐·劉知畿《史通·言語》:“華而失實,過莫大焉。”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