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門書的讀音 分門書的意思
分門書 '語出:《舊唐書·杜佑傳》:“初 開元 末, 劉秩 采經史百家之言,取《周禮》六官所職,撰分門書三十五卷,號曰《政典》,大為時賢稱賞, 房琯 以為才過 劉更生 。 佑 得其書,尋味厥旨,以為條目未盡,因而廣之,加以 開元 《禮》、《樂》,書成二百卷,號曰《通典》。”
- 分
- 門
- 書
“分門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 mén shū]
- 漢字注音:
- ㄈㄣ ㄇㄣˊ ㄕㄨ
- 簡繁字形:
- 分門書
- 是否常用:
- 否
“分門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類書。 辭典解釋
分門書 fēn mén shū ㄈㄣ ㄇㄣˊ ㄕㄨ 類書的別名。參見「類書」條。
網絡解釋
分門書
'語出:《舊唐書·杜佑傳》:“初 開元 末, 劉秩 采經史百家之言,取《周禮》六官所職,撰分門書三十五卷,號曰《政典》,大為時賢稱賞, 房琯 以為才過 劉更生 。 佑 得其書,尋味厥旨,以為條目未盡,因而廣之,加以 開元 《禮》、《樂》,書成二百卷,號曰《通典》。”
“分門書”的單字解釋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門】:同“門”。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分門書”的相關詞語
* 分門書的讀音是:fēn mén shū,分門書的意思:分門書 '語出:《舊唐書·杜佑傳》:“初 開元 末, 劉秩 采經史百家之言,取《周禮》六官所職,撰分門書三十五卷,號曰《政典》,大為時賢稱賞, 房琯 以為才過 劉更生 。 佑 得其書,尋味厥旨,以為條目未盡,因而廣之,加以 開元 《禮》、《樂》,書成二百卷,號曰《通典》。”
基本解釋
猶類書。辭典解釋
分門書 fēn mén shū ㄈㄣ ㄇㄣˊ ㄕㄨ類書的別名。參見「類書」條。
分門書
'語出:《舊唐書·杜佑傳》:“初 開元 末, 劉秩 采經史百家之言,取《周禮》六官所職,撰分門書三十五卷,號曰《政典》,大為時賢稱賞, 房琯 以為才過 劉更生 。 佑 得其書,尋味厥旨,以為條目未盡,因而廣之,加以 開元 《禮》、《樂》,書成二百卷,號曰《通典》。”【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門】:同“門”。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