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造句
“學而”的解釋
5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2、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53、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
54、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5、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5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治學修身,舍已為人。
57、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58、自古圣賢,盛德大業,未有不由學而成者也。黃宗羲
59、天下未有不學而成者也。
60、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王肅
6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63、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64、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65、在餓死以前,凡是一個挨了餓都能不學而能的,便是偷,搶!最先挨餓的人類,多半只知道搶,不知道偷。偷大約是人類羞恥心增進了以后,一面又感到怎么辦穩健一點的智育發達以后的事。
6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書育人,真抓實干。
67、不要因為長期埋頭科學而失去對生活、對美、對詩意的感受能力。達爾文
68、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69、毀人之善以為辯,狡訐懷詐以為智,幸人之有過,恥學而羞不能,小人也。
70、執之以物而遫決,驚之以卒而度料,不學而性辨,曰有慮者也。
71、不恥下問,知錯則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72、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培養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73、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
7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75、有人問:寫一首好詩,是靠天才呢?還是靠藝術?我的看法是:苦學而沒有豐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沒有訓練,都歸無用;兩者應該相互為用,相互結合。亞里士多德
76、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77、天才這個字本來含意極其暖昧,它的定義,決不是所謂“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天地間生而知之的人沒有。不學而能的人也沒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養成。天才多半由于細心養成。郭沫若
78、***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79、學而不思則罔,章句之弊也;思而不學則殆,心學之弊也。
8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1、學而不思則芒,思而不學則殆。
82、夫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王符
83、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84、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85、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86、有兩種人是在白白地勞動和無謂地努力:一種是積累了財富而不去使用的人,另一種是學會了科學而不去應用的人。薩迪
87、使人信之,所不可為也。是以君子強學而力行。
88、當大學從我身上下來,提著褲子說:你可以走,但青春必須留下,此刻才恍然大悟不是我上大學而是大學上了我!
89、思而得之,學而知其未可也;學而得之,試而行之未可也;行而得之,久而持之未可也。
90、圣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也。
91、弗學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
92、學而不思,猶如食而不化。
9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造 句 網),不亦君子乎?孔子
94、學而無術者比不學無術者更加愚蠢。富蘭克林
95、節食少求,多笑少愁,排除雜念,逍遙自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6、您,是載送衛星的火箭。您,是海上的羅盤針。您就是我們孩子最敬愛的老師。謝謝您讓我的孩子知道“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97、愿你的追求孜孜不倦,愿你永遠學而不厭。
98、這位老師師德高尚,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誨人不倦,虛懷若谷。
99、我能肯定,幽默更具輕松、讓人容易接受的性質,因為幽默的人,如果他們有真才實學而不只是冠冕堂皇,會總是令人愉快的伙伴。
100、對自己,就該學而不厭;對別人,應該誨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