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白鷺的詞語

    形容白鷺的詞語:1. 雪白;2. 飛翔;3. 清冽;4. 高傲;5. 優美;6. 潔凈;7. 純潔;8. 恬靜;9. 輕盈;10. 神秘;11. 優雅;12. 高貴;13. 華麗;14. 安詳;15. 溫和;16. 淡雅;17. 沉著;18. 不羈;19. 活潑;20. 天真

    形容白鷺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白鷺 白鷺 (郭沫若文章)《白鷺》是郭沫若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全文語言優雅,蘊含深意,用詞準確,語言質樸。
    白鷺簔 白鷺簔 bái lù suō 白鷺簔 見“ 白鷺縗 ”。
    鷺鷥 鷺鷥 (鷺科鳥類)鷺鷥是鷺科的鳥類,為大、中型涉禽。鸛形目(Ciconiiformes)鷺科(Ardeidae)鷺亞科(Ardeinae)大約60種長腿涉禽,其中幾種通常稱為白鷺(egret)。全世界共有(17屬62種),中國有9屬20種。這是一群很古老的鳥類,大約在5500萬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動。鷺科亦包括麻鳽亞科、夜鷺亞科和鷺虎鷺亞科。主要活動于濕地及林地附近,它們是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指示物種。分布全球,熱帶最常見。通常安靜地涉行淺水(如池塘、沼澤、濕地)中覓食蛙、魚和其他水生動物。于近水邊樹林或灌叢中營巢。鷺巢常密集成群,稱鷺巢群。鷺鷥也是文學作品和中國畫的主題之一。 鷺鷥 (詞語釋義)鷺鷥,又叫“鸕鶿”,水鳥名,翼大尾短,頸和腿很長,常見的有白鷺、蒼鷺、綠鷺等,白鷺又名“鷺鷥”,羽毛純白色,頂有細長的白羽,捕食小魚。
    鷺鷥 鷺鷥 (鷺科鳥類)鷺鷥是鷺科的鳥類,為大、中型涉禽。鸛形目(Ciconiiformes)鷺科(Ardeidae)鷺亞科(Ardeinae)大約60種長腿涉禽,其中幾種通常稱為白鷺(egret)。全世界共有(17屬62種),中國有9屬20種。這是一群很古老的鳥類,大約在5500萬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動。鷺科亦包括麻?亞科、夜鷺亞科和鷺虎鷺亞科。主要活動于濕地及林地附近,它們是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指示物種。分布全球,熱帶最常見。通常安靜地涉行淺水(如池塘、沼澤、濕地)中覓食蛙、魚和其他水生動物。于近水邊樹林或灌叢中營巢。鷺巢常密集成群,稱鷺巢群。鷺鷥也是文學作品和中國畫的主題之一。 鷺鷥 (詞語釋義)鷺鷥,又叫“鸕鶿”,水鳥名,翼大尾短,頸和腿很長,常見的有白鷺、蒼鷺、綠鷺等,白鷺又名“鷺鷥”,羽毛純白色,頂有細長的白羽,捕食小魚。
    鷺羽 鷺羽 白鷺的羽毛;借指白鷺 詞語解釋 (1).白鷺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詩·陳風·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毛 傳:“鷺鳥之羽,可以為翳。”鄭玄 箋:“翳,舞者所持以指麾。”《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周郊祀樂章》:“雷鼗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參正發揚。”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掉蕩《云門》發,蹁躚鷺羽振。” (2).借指白鷺。 宋 葉適 《陳益謙挽詞》:“蛛絲委架詩書慍,鷺羽空陂菡萏愁。”
    白鷺 白鷺 (郭沫若文章)《白鷺》是郭沫若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全文語言優雅,蘊含深意,用詞準確,語言質樸。
    霜鷺 霜鷺 【詞目】霜鷺 【讀音】shuāng lù 【釋義】指白鷺,是一種飛禽,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嚇。因其羽毛潔白如霜,故稱。 【出處】宋·黃庭堅《滿庭芳》詞:“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
    霜鷺 霜鷺 【詞目】霜鷺 【讀音】shuāng lù 【釋義】指白鷺,是一種飛禽,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嚇。因其羽毛潔白如霜,故稱。 【出處】宋·黃庭堅《滿庭芳》詞:“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
    鷺翿 鷺翿 鷺翿,是漢語詞匯,出自《詩·陳風·宛丘》,解釋為用白鷺羽制成的舞具。
    白鷺簔 白鷺簔 bái lù suō 白鷺簔 見“ 白鷺缞 ”。
    鷺翿 鷺翿 鷺翿,是漢語詞匯,出自《詩·陳風·宛丘》,解釋為用白鷺羽制成的舞具。
    鷺序 鷺序 鷺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ù xù,是指白鷺群飛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
    鷺堠 鷺堠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為候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 清 王鵬運 《驀山溪·午發桃源明日抵清河矣》詞:“鷺堠懶於人,定憐客往還何驟。”
    鷺堠 鷺堠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為候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 清 王鵬運 《驀山溪·午發桃源明日抵清河矣》詞:“鷺堠懶于人,定憐客往還何驟。”
    碧繼翁 碧繼翁 注音 bì jì wēng 碧繼翁 解釋 唐 劉燾 《樹萱錄》:“ 剡 人 賈傳 於 鏡湖 見二叟并語,一曰碧繼翁,一曰篁棲叟,相與吟詩。 賈 遽揖之,化為白鷺飛去。”后遂以“碧繼翁”為白鷺的別名。
    碧繼翁 碧繼翁 注音 bì jì wēng 碧繼翁 解釋 唐 劉燾 《樹萱錄》:“ 剡 人 賈傳 于 鏡湖 見二叟并語,一曰碧繼翁,一曰篁棲叟,相與吟詩。 賈 遽揖之,化為白鷺飛去。”后遂以“碧繼翁”為白鷺的別名。
    鷺序鴛行 鷺序鴛行【解釋】白鷺、鴛鴦群飛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時的行列。
    白鷺缞 白鷺的蓑羽。亦指以白鷺蓑羽為飾的帽子。
    白鷺轉花 白鷺轉花 白鷺轉花,讀音bái lù zhuǎn huā,是唐代元宵節的一種宮燈名。出處于唐 馮贄 《云仙雜記·臨光宴》。
    風標公子 風標公子 唐杜牧《晩晴賦》:"白鷺潛來兮,邈風標之公子。"后遂以"風標公子"為鷺的別名。
    風標公子 風標公子 唐杜牧《晩晴賦》:"白鷺潛來兮,邈風標之公子。"后遂以"風標公子"為鷺的別名。
    白接籬 白接籬 白接籬,以白鷺羽為飾的帽子。 后因此用以詠醉酒或醉態。
    白接籬 白接籬 白接籬,以白鷺羽為飾的帽子。 后因此用以詠醉酒或醉態。
    鷺序鴛行 【解釋】白鷺、鴛鴦群飛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時的行列。
    霜禽 霜禽 霜禽,漢語詞語,拼音是shuāng qín,釋義是霜鳥,指白鷗、白鷺等。
    帶絲禽 帶絲禽 帶絲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ài sī qín,是指白鷺。
    鼓吹車 鼓吹車 鼓吹車,漢語詞匯,拼音gǔ chuī chē ,意思是載樂隊的車子。又名白鷺車。
    溷章 溷章 《文選.枚乘》:"混章白鷺﹐孔鳥鹍鵠。"李善注:"混章﹐鳥名。未詳。"一說指毛色不一之鳥。
    鼓吹車 鼓吹車 鼓吹車,漢語詞匯,拼音gǔ chuī chē ,意思是載樂隊的車子。又名白鷺車。
    白鷺纕 見"白鷺缞"。
    帶絲禽 帶絲禽 帶絲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ài sī qín,是指白鷺。
    白鷺洲 辭典解釋白鷺洲  bái lù zhōu     地名:(1)? 位于江蘇省江寧縣西南揚子江中,在南京城武定門內,小石壩街附近。相傳為唐李白所詠的白鷺洲。(2)? 位在江西省吉安縣東贛江中。上有白鷺洲書院,是南宋江萬里任吉州知府時所建。
    黑面琵鷺 辭典解釋黑面琵鷺  hēi miàn pí lù      動物名。鳥綱朱鷺科。黑色的嘴呈湯匙狀,體形似白鷺,全身羽毛為白色,后頸于夏季長出黃色羽冠。通常生活在海濱、沼澤、河口及水田等地,以魚蝦、螺類為食物。在大陸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繁殖,冬季遷移到華南、臺灣和印度半島等地。 如:「黑面琵鷺的分布,以臺灣地區的數目最多。」
    延鷺堠 延鷺堠 指亭堠。古代邊境上專用以候望敵情者。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宮室·延鷺堠畫烏亭》:“余舊有《紀行》詩:‘山遮延鷺堠,江繞畫烏亭。’上句用 元魏 改官制,以候望官為白鷺,取其延望之意,其時亭堠多刻鷺像也。”
    延鷺堠 延鷺堠 指亭堠。古代邊境上專用以候望敵情者。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宮室·延鷺堠畫烏亭》:“余舊有《紀行》詩:‘山遮延鷺堠,江繞畫烏亭。’上句用 元魏 改官制,以候望官為白鷺,取其延望之意,其時亭堠多刻鷺像也。”
    白鷺鷥 辭典解釋白鷺鷥  bái lù sī     鷺鷥的別名。參見「鷺鷥」條。
    白鷺轉花 白鷺轉花 白鷺轉花,讀音bái lù zhuǎn huā,是唐代元宵節的一種宮燈名。出處于唐 馮贄 《云仙雜記·臨光宴》。
    白鷺縗 白鷺的蓑羽。亦指以白鷺蓑羽為飾的帽子。
    鷺行 鷺行 鷺行,漢語詞語,意思是白鷺群飛有序,比喻朝官的班次。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 (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觀,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40年),是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南唐時建成“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設立的國學;宋代理學家朱熹出任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時,重建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并奏請賜額及御書,名聲大振,成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中國一個重要文化搖籃,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后又與江西吉安的白鷺洲書院、江西鉛山的鵝湖書院、江西南昌的豫章書院,并稱為“江西四大書院”。 新中國成立后,白鹿洞書院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各級政府先后撥巨款進行三次大的維修,再度興盛。1959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理學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影響后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后世效仿,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 截至2012年,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游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 (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觀,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40年),是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南唐時建成“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設立的國學;宋代理學家朱熹出任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時,重建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并奏請賜額及御書,名聲大振,成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中國一個重要文化搖籃,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后又與江西吉安的白鷺洲書院、江西鉛山的鵝湖書院、江西南昌的豫章書院,并稱為“江西四大書院”。 新中國成立后,白鹿洞書院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各級政府先后撥巨款進行三次大的維修,再度興盛。1959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理學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影響后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后世效仿,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 截至2012年,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游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莽莽漠漠 莽莽漠漠 模模糊糊。 莽莽 : ①草木茂盛的樣子:草木莽莽。 ②茫無際涯的樣子:莽莽萬重山。 漠漠: ①寂靜無聲的樣子:漠漠門長掩,遲遲日又西。 ②緊密分布或大面積分布的樣子:云漠漠,風瑟瑟|階草漠漠,白日遲遲|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樹木囀黃鸝。 ③迷茫的樣子:秋天漠漠向昏黑。
    白鷺纕 見"白鷺缞"。
    村田 村田 cūn tián 村田農田。 唐 盧照鄰 《初夏日幽莊》詩:“釣渚青鳧沒,村田白鷺翔。
    衡山 衡山 (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岳”之一,位于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體部分介于北緯27°4′-27°20′,東經112°34′-112°44′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縣樟木鄉,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長38千米,最寬處17千米,總面積640平方千米。 1982年,衡山風景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衡山風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山 (詞語)南岳,山名。(1)指衡山。五岳之一。 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是中國五岳之一,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岳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海拔1300.2米。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岳獨秀”之美稱。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 衡山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起衡陽市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市衡陽縣樟木鄉,長38公里,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最寬處17公里,總面積640平方公里。[1]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天柱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東北坡、東坡、東南坡共計河川26條,經衡陽、湘潭、衡山三縣的易俗河、荊坡河、烏石港、龍隱港、萱洲港、白鷺港等注入湘江。[1] 1982年,衡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0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22日,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1日,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2008年衡山被評為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 孔 傳:“南岳,衡山。”(2)指霍山,即天柱山。《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霍山為南岳,恒山為北岳,嵩山為中岳。”
    豁蒙樓 豁蒙樓 豁蒙樓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內、雞籠山東北端,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為了紀念其門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而修建的建筑。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建造豁蒙樓,“豁蒙”二字取自杜甫《贈書監江夏李公邕》“憂來豁蒙蔽”。這里是登臨望景的絕佳處,鐘山的紫氣、九華的塔影、還有逶迤的古城墻,此間目之所及,能達江北的浦口、城南的白鷺洲。
    浣花溪 浣花溪 浣花溪因為詩人杜甫而聞名,杜詩中的浣花溪已成千古絕唱,"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便成文于此,這里除了含蓄婉約的景致之外,浣花溪的背景是悠遠的文化,詮釋它的是一首首優美的詩句,茅廬、小溪、竹林,樓閣、小橋、卵石,就是當時浣花溪的寫照。杜甫的茅廬常常被掀起了三重茅,雨夜難熬,嬌兒也為此不能睡好,只能奔波于修復茅廬的工作中,所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定是杜甫發自內心的呼喊。
    廬陵 廬陵 廬陵指吉安縣,民國三年廬陵縣改稱吉安縣。吉安市在隋朝成為廬陵郡,故吉安古時又稱廬陵。發端于這里的廬陵文化向來受到專家學者們的高度關注,許多研究成果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作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吉安是舉世聞名的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吉安自古人杰地靈,素有“江南望郡”、“金廬陵“、“吉州福地”、”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自秦朝建制以來,這里人才輩出,名士薈萃,文化發達,民風淳樸。全市通行贛語。有井岡山、白鷺洲書院、青原山、文天祥紀念館、吉州窯、廬陵文化生態園等著名景區景點。擁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江西省衛生城市、江西省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竊攘 竊攘 竊攘 (1).謂竊據帝王之位。《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序》:“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髠盜販,袞冕峨巍,吳暨南唐,奸雄竊攘。” (2).侵犯。 明 沈鯨 《雙珠記·姑婦相逢》:“胡奴竊攘,肆干戈,鼎沸多方。生黎涂炭,景凄涼。” (3).剽竊。 宋 歐陽修 《筆說·薛道衡王維詩說》:“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終非己有,又何必區區於竊攘哉!”
    詩聯 詩聯 詩聯,廣義上可指代古典格律詩與楹聯,狹義上指格律詩中必須形成對仗的兩句詩,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堂前 堂前 堂前,總建面積約5萬方,坐落于萬科良渚文化村北端的緩坡之上,北靠青山,南臨苕溪。從良渚文化村入口前行,沿著繞山曲徑,移步易景,行至繁花最深處,眼前豁然出現一片鏡池,蘆葦蕩漾,白鷺翩飛,數棟蜜色風雅建筑靜靜矗立,這里便是堂前。
    漁歌子 漁歌子 (詞牌名)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另有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李煜《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孫光憲《漁歌子·泛流螢》等。
    漁村 漁村 (清代詩人蔭在的同名作品)詩詞原文 枯藤絡危石,略彴不可渡①。 漁路淡如煙,煙中有人住②。 忽聞欸乃聲,長短自成句③。 棹入明月灣,幽村隔云樹④。 蘆花風蕭蕭,秋水飛白鷺⑤。
    周覽 周覽 所傳南瓜、荷汀白鷺、瓶蓮、霜倒半池蓮、雛雞、蘆洲鴻雁等圖及果品雜卉冊,皆妙絕一時。《國[清]朝畫徵錄、清朝書畫家筆錄》
    稻田 稻田 (唐末韋莊詩作)《稻田》是唐代詩人韋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不啻于一幅色彩明麗的風景畫。滿坡的稻禾長勢喜人,苗肥棵壯,在春風的吹拂下,層層梯田綠浪翻滾,直接云天。在這綠色海洋的上空,數不盡的白鷺自由翱翔,宛如飛入一幅天然的彩色畫屏,這首詩不僅富有繪畫美,而且流露出作者愉悅之情。 稻田 (漢語詞語)稻田是漢語詞語,是指生長水稻的水田;種稻的田。
    驚飛 驚飛 驚飛 [拼音]jīngfēi [解釋][rocket] 通常是拋射體以驚人的速度上升。 [示例]小野鴨驚飛過樹頂。 詳細解釋: (1).受驚而飛。 宋 戴復古 《冬日移舟入峽避風》詩:“棹入黃蘆蒲,驚飛白鷺羣。” 明 高啟 《至吳松江》詩:“忘機舊鷗鳥,相見莫驚飛。” (2).迅猛飄飛。 胡韞玉 《登樓嘆》:“胡沙驚飛瞇我目,胡風觱發寒我臆。”
    百品千條 百品千條【解釋】指繁多的名目。【出處】《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又訂出雄雉頭、鶴氅、白鷺縗,百品千條,無復窮已。”
    綠蓑青笠 綠蓑青笠【解釋】綠草編的蓑衣,青竹編的斗笠。形容漁翁的打扮。【出處】唐·張志和《漁父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示例】~隨時看,勝掛朝中紫綬衣。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回
    漁村 漁村 (清代詩人蔭在的同名作品)詩詞原文 枯藤絡危石,略彴不可渡①。 漁路淡如煙,煙中有人住②。 忽聞欸乃聲,長短自成句③。 棹入明月灣,幽村隔云樹④。 蘆花風蕭蕭,秋水飛白鷺⑤。
    溺斃 溺斃 劉揆一 《黃興傳記》:“風聲所播, 李金奇 在 萍鄉 被 清 吏追捕,致溺斃於 醴陵 之 白鷺潭 。”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白鷺的詞語:1. 雪白;2. 飛翔;3. 清冽;4. 高傲;5. 優美;6. 潔凈;7. 純潔;8. 恬靜;9. 輕盈;10. 神秘;11. 優雅;12. 高貴;13. 華麗;14. 安詳;15. 溫和;16. 淡雅;17. 沉著;18. 不羈;19. 活潑;20. 天真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