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以開頭的成語 (253個)

    141

    宮笑角

    成語拼音:
    yǐ gōng xiào jiǎo
    成語解釋:
    宮、角,均為古代五音之一。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為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成語出處:
    北齊·劉晝《新論·文武》:“今代之人,為武者則非文,為文者則嗤武,各執其所長而相是非,猶宮笑角,非適才之情,得實之論也。”
    142

    古喻今

    成語拼音:
    yǐ gǔ yù jīn
    成語解釋:
    喻:說明。借用古代的事來說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成語出處:
    《北史 長孫嵩傳》:“昔叔孫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古方今,無漸曩哲。”
    143

    火救火

    成語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
    成語解釋:
    用火來救火災。比喻工作方法不對頭,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間世》:“是火救火,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44

    黑為白

    成語拼音:
    yǐ hēi wéi bái
    成語解釋:
    謂顛倒是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應同》:“父雖親,黑為白,子不能從。”
    145

    己律人

    成語拼音:
    yǐ jǐ lǜ rén
    成語解釋:
    用自己的主張去約束別人
    成語出處:
    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可惜大家總不肯這樣辦,偏要己律人,所天下就多事。”
    146

    膠投漆

    成語拼音:
    yǐ jiāo tóu qī
    成語解釋:
    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成語出處:
    唐·孔穎達《〈春秋正義〉序》:“晉世杜元凱又為《左氏集解》,專取丘明之傳釋孔氏之經,所謂子應乎母,膠投漆,雖欲勿合,其可離乎!”
    147

    渴服馬

    成語拼音:
    yǐ kě fú mǎ
    成語解釋:
    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造父為齊王駙駕,渴服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駕于圃駕于圃中。’造父驅車入圃,馬見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渴服馬久矣,今馬見池,馯而走,雖造父不能治……”
    148

    卵擊石

    成語拼音:
    yǐ luǎn jī shí
    成語解釋:
    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強欲與爭,正如卵擊石,安得不敗乎!”
    149

    利累形

    成語拼音:
    yǐ lì lěi xíng
    成語解釋:
    為了謀取利益而危害身體。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雖貴富,不養傷身;雖貧賤,不利累形。”
    150

    老賣老

    成語拼音:
    yǐ lǎo mài lǎo
    成語解釋:
    仗著年紀大、資格老而自為比人高明。ü
    成語出處: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張:(遇見了爺爺輩的這般老賣老的同事,只好順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陳奶奶。”
    151

    貌取人

    成語拼音:
    yǐ mào qǔ rén
    成語解釋:
    :根據;憑據;貌:外貌;取:衡量、判斷。根據人的外貌衣著來判斷、衡量其品質能力的高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吾言取人,失之宰予,貌取人,失之子羽。”
    152

    偏概全

    成語拼音:
    yǐ piān gài quán
    成語解釋:
    :用;拿;偏:片面;一方面;概:概括;全:全部;全面。片面代替全面。
    成語出處:
    吳家國《普通邏輯》:“只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只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系統,不致斷章取義,偏概全。”
    153

    強欺弱

    成語拼音:
    yǐ qiáng qī ruò
    成語解釋:
    :憑借。憑借自己強大去欺負弱小群體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4回:“賢弟,我等忠義自守,強欺弱,非所愿也。”
    154

    郄視文

    成語拼音:
    yǐ qiè shì wén
    成語解釋:
    從縫隙里看雜色文采。比喻見識淺陋狹隘。郄,通“隙”。
    成語出處: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管窺天,郄視文。越人(扁鵲名)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155

    日繼夜

    成語拼音:
    yǐ rì jì yè
    成語解釋:
    白天接著夜晚,日夜不停。
    成語出處:
    《陳書·鄭灼傳》:“灼家貧,抄義疏日繼夜,筆毫盡,每削用之。”
    156

    人為鑒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后人為鑒”謂將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鑒戒。
    成語出處: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
    157

    日為年

    成語拼音:
    yǐ rì wéi nián
    成語解釋:
    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日為歲”。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下風傾首,日為年。”
    158

    日為歲

    成語拼音:
    yǐ rì wéi suì
    成語解釋:
    把一天變成了一年。形容焦急的心情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迎嘉顯孚濟侯求雨文》:“望神之來,日為歲,飚輿在望,亦既勞止。”
    159

    弱制強

    成語拼音:
    yǐ ruò zhì qiáng
    成語解釋:
    :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弱斃強”。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弱制強,柔制剛。”
    160

    身報國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把身體獻給國家。指寧愿為國家的安危奉獻自己的生命。
    成語出處:
    《魏書 辛雄傳》:“卿等備位納言,當身報國。”
    * 第一個字是以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