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以開頭的成語 (253個)

    181

    養傷身

    成語拼音:
    yǐ yǎng shāng shēn
    成語解釋:
    為了獲得養育自己的條件,反而使身體受到損害。比喻得不償失。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夫人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者,雖貴富,不養傷身;雖貧賤,不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按,此語亦見《呂氏春秋·審為》與《淮南子·道應訓》。
    182

    言為諱

    成語拼音:
    yǐ yán wéi huì
    成語解釋:
    謂人們把說話當作忌諱。形容統治階級對言論箝制之嚴。
    成語出處:
    《漢書·梅福傳》:“間者愚民上疏,多觸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眾。自陽朔來,天下言為諱,朝廷尤甚。”顏師古注:“妨人之口,法禁嚴切。”
    183

    意為之

    成語拼音:
    yǐ yì wéi zhī
    成語解釋:
    只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圣人耐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
    184

    眾暴寡

    成語拼音:
    yǐ zhòng bào guǎ
    成語解釋:
    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成語出處: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強勝弱,眾暴寡。”
    185

    錐刺地

    成語拼音:
    yǐ zhuī cì dì
    成語解釋:
    用錐子刺地來測量地的深淺。比喻見識淺陋,所知甚少。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186

    澤量尸

    成語拼音:
    yǐ zé liàng shī
    成語解釋:
    謂尸體遍野,可沼澤為單位計量。極言死人之多。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羌胡引》:“四入郊圻躪齊魯,破邑屠城不可數,刳腹絕腸,折頸折頤,澤量尸。”
    187

    戰去戰

    成語拼音:
    yǐ zhàn qù zhàn
    成語解釋:
    用戰爭消滅戰爭。
    成語出處:
    先秦 商鞅《商君書 畫策》:“故戰去戰,雖戰可也。”
    188

    戰養戰

    成語拼音:
    yǐ zhàn yǎng zhàn
    成語解釋:
    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它將更厲害地進行其‘華制華’的政治進攻和‘戰養戰’的經濟侵略。”
    189

    此類推

    成語拼音:
    yǐ cǐ lèi tuī
    成語解釋:
    根據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成語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六:“宣和間,宗室圍爐次,索炭,既至,訶斥左右云:‘炭色紅,今黑,非是。’蓋嘗供熟火也。此類推之,豈識世事艱難!”
    190

    刺世事

    成語拼音:
    yǐ cì shì shì
    成語解釋:
    :表示目的的連詞。來諷刺當世之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刺世事。”
    191

    點帶面

    成語拼音:
    yǐ diǎn dài miàn
    成語解釋:
    用一個單位或地方的成功經驗來帶動許多單位或成片地區的工作。
    成語出處:
    竺可楨《一年來的綜合考察》:“考慮全面布局,因此是點面結合,點帶面。”
    192

    防不測

    成語拼音:
    yǐ fáng bù cè
    成語解釋:
    防:防備;測:推測、預測、料想。用來防備不曾預料到的事。
    成語出處:
    張中明《人生劫》:“我們必須全力赴,做好搶險的一切準備,~,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僥幸心理。”
    193

    豐補歉

    成語拼音:
    yǐ fēng bǔ qiàn
    成語解釋:
    把豐年積余的糧食儲備起來,留待災年歉收時使用。
    成語出處: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豐補歉,很有必要。”
    194

    法為教

    成語拼音:
    yǐ fǎ wéi jiào
    成語解釋:
    :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條文充當教育的內容。
    成語出處:
    《韓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法為教。”
    195

    防未然

    成語拼音:
    yǐ fáng wèi rán
    成語解釋:
    未然:沒有成為事實。采用某種措施來防止某種事情的發生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欲規進取,宜并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未然。”
    196

    冠補履

    成語拼音:
    yǐ guān bǔ lǚ
    成語解釋: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補鞋。比喻貴重物品配賤物。
    成語出處:
    《漢書·賈誼論》:“履雖鮮不如于枕,冠雖敝不苴履。”
    197

    古方今

    成語拼音:
    yǐ gǔ fāng jīn
    成語解釋:
    方:比擬。類比。拿古代的事情與當今的事情相比。
    成語出處:
    《北史·長孫嵩傳》:“昔叔孫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古方今,無慚曩哲。”
    198

    觀后效

    成語拼音:
    yǐ guān hòu xiào
    成語解釋:
    后效:后的效果。指對犯法或犯錯誤的人給予從寬處理后;在一定時期內要觀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現。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安帝紀》:“設張法禁,懇惻分別,而有司惰任,訖不奉行。秋節既立,鷙烏將用,且復重申,觀后效。”
    199

    功贖罪

    成語拼音:
    yǐ gōng shú zuì
    成語解釋:
    贖:抵償。用功勞抵消罪過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凌統傳》:“功贖罪。”
    200

    規為瑱

    成語拼音:
    yǐ guī wéi tiàn
    成語解釋:
    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成語出處: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規為瑱也。”
    * 第一個字是以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