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以開頭的成語 (253個)

    201

    絕后患

    成語拼音:
    yǐ jué hòu huàn
    成語解釋:
    消除禍根,來杜絕后可能產生的禍患。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如今朦朧奏過圣人,將他兩個押赴市曹殺壞了,絕后患。”
    202

    酒解酲

    成語拼音:
    yǐ jiǔ jiě chéng
    成語解釋: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來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便引酒進肉,隗然已醉矣。”
    203

    假亂真

    成語拼音:
    yǐ jiǎ luàn zhēn
    成語解釋:
    :用;亂真:使真的東西混亂;與假的摻雜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東西來冒充或混雜真的東西。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馀分閏位,謂偽亂真耳。”
    204

    簡御繁

    成語拼音:
    yǐ jiǎn yù fán
    成語解釋:
    御:治理,統治。簡便的辦法去對付復雜繁多的事情。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宋書·江秉之傳》:“復出為山陰令,民戶三萬,政事煩擾,訟訴殷積,階庭常數百人,秉之御繁簡,常得無事。”
    205

    口問心

    成語拼音:
    yǐ kǒu wèn xīn
    成語解釋:
    一面口中自問,一面心中盤算。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程元玉]隨又忖道:‘婦人之言,何足憑誰!況且他一頓飯錢,尚不能預備,就有驚恐,他如何出力相報得?’口問心,行了幾里。”
    206

    快言論

    成語拼音:
    yǐ kuài yán lùn
    成語解釋:
    :目的連詞;快:使痛快。使言論痛快
    成語出處:
    清·劉開《問說》:“詢天下之異文鄙事快言論。”
    207

    類相從

    成語拼音:
    yǐ lèi xiāng cóng
    成語解釋:
    謂按其類別各相歸屬。
    成語出處:
    《荀子·正論》:“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亂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報也,類相從者也。”
    208

    禮相待

    成語拼音:
    yǐ lǐ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禮:儀禮;應有的禮節;待:對待;接待。用應有的禮節來對待別人。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宋江禮相待,用好言撫慰。”
    209

    勤補拙

    成語拼音:
    yǐ qín bǔ zhuō
    成語解釋:
    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成語出處: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無別慮,筆不暫停。或畢景忘餐,或連宵不寐。勤補拙,不遑自處。”
    210

    權達變

    成語拼音:
    yǐ quán dá biàn
    成語解釋:
    用靈活的態度去適應變化發展的時勢。
    成語出處:
    清·王韜《變法自強》下:“不知時之所尚,勢之所趨,終貴因事制宜,權達變。”
    211

    權謀私

    成語拼音:
    yǐ quán móu sī
    成語解釋:
    :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成語出處: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權謀私,化公為私。”
    212

    筌為魚

    成語拼音:
    yǐ quán wéi yú
    成語解釋:
    筌:捕魚的竹器。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比喻滿足對事物表面膚淺認識,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質。
    成語出處:
    朱自清《經典常談》序:“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筌為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
    213

    人為鏡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
    成語出處: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214

    手加額

    成語拼音:
    yǐ shǒu jiā é
    成語解釋:
    把手放在額上。表示歡欣慶幸。
    成語出處:
    宋 楊萬里《章貢道院記》:“斯言一出,十邑之民,手加額,家傳人誦。”
    215

    水濟水

    成語拼音:
    yǐ shuǐ jǐ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雷同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水濟水,誰能食之?”
    216

    升量石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liáng dàn
    成語解釋:
    升、石: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比喻膚淺的理解力推測深奧的道理。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繆稱訓》:“使堯度舜則可,使桀度堯,是猶升量石也。”
    217

    石投水

    成語拼音:
    yǐ shí tóu shuǐ
    成語解釋:
    象石頭投入水里就沉沒。比喻互相合得來。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李康《運命論》:“及其遭漢祖,其言也,如石投水,莫之逆也。”
    218

    水投水

    成語拼音:
    yǐ shuǐ tóu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事物類同很難辨別。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說符》:“若水投水,何如?”
    219

    水投石

    成語拼音:
    yǐ shuǐ tóu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意見相左,不能為對方所接受。
    成語出處: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其言也。如水投石,莫之受也。”
    220

    是為恨

    成語拼音:
    yǐ shì wéi hèn
    成語解釋:
    恨:遺憾。把這件事當作遺憾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是為恨。”
    * 第一個字是以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