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以開頭的成語 (253個)

    221

    索續組

    成語拼音:
    yǐ suǒ xù zǔ
    成語解釋:
    用粗繩去連接絲帶。比喻后繼者的才學遠遜前人。
    成語出處:
    唐·劉知幾《史通·雜說上》:“賢君見抑,而賊臣是黨,求諸舊例,理獨有違。但此是絕筆獲麟之后,弟子追書其事。豈由索續組,不類將圣之能者乎?何其乖剌之甚也!”
    222

    身作則

    成語拼音:
    yǐ shēn zuò zé
    成語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23

    桃代李

    成語拼音:
    yǐ táo dài lǐ
    成語解釋:
    比喻自身去頂替別人。
    成語出處:
    《再生緣》第三二回:“咳,且慢些笑他的失節,或者劉燕玉也是桃代李的機關,亦未可定。”
    224

    天下為己任

    成語拼音: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成語解釋: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成語出處:
    《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天下為己任。”
    225

    往鑒來

    成語拼音:
    yǐ wǎng jiàn lái
    成語解釋:
    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后辦事的借鑒。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楊阜傳》:“愿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后行,重慎出入,往鑒來。”
    226

    為口實

    成語拼音:
    yǐ wéi kǒu shí
    成語解釋:
    口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楚語下》:“使無寡君為口實。”
    227

    五十步笑百步

    成語拼音: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語解釋:
    作戰時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相同,只有情節或重或輕的區別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228

    微知著

    成語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微:微小;著:明顯;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它的實質。
    成語出處:
    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229

    微知著

    成語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微:微小;著: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成語出處:
    宋 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230

    心傳心

    成語拼音:
    yǐ xīn chuán xīn
    成語解釋:
    佛教禪宗用語。指離開語文文字而慧心相傳授。
    成語出處: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法則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231

    心問心

    成語拼音:
    yǐ xīn wèn xīn
    成語解釋:
    在心中自問自盤算。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知觀]心問心,忽然道:‘有計了。’”
    232

    一奉百

    成語拼音:
    yǐ yī fèng bǎi
    成語解釋:
    奉:供養。用一個人生產的物品供養一百個人。指生產的人少,消費的人多。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桑,百人衣之;一奉百,孰能供之?”
    233

    噎廢餐

    成語拼音:
    yǐ yē fèi cān
    成語解釋:
    由于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事情。
    成語出處:
    《南史 賀琛傳》:“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詭競求進’。今不許外人呈事,于義可否?噎廢餐,此之謂也。”
    234

    義割恩

    成語拼音:
    yǐ yì gē ēn
    成語解釋:
    義:道義。用大義割斷私恩。指秉公辦事,不殉私情。
    成語出處:
    《漢書·孝成趙皇后傳》:“夫小不忍亂大謀,恩之所不能已者義之所割也。”
    235

    一警百

    成語拼音:
    yǐ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警:警戒;警告。懲罰一人警戒眾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236

    疑決疑

    成語拼音:
    yǐ yí jué yí
    成語解釋:
    用疑惑的認識來判斷捉摸不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疑決疑,決必不當。夫茍不當,安能無過乎!”
    237

    蚓投魚

    成語拼音:
    yǐ yǐn tóu yú
    成語解釋:
    用蚯蚓做魚餌釣魚。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獲。
    成語出處:
    《隋書 薛道衡傳》:“魏收曰:‘傅縡所謂蚓投魚耳。’”
    238

    羊易牛

    成語拼音:
    yǐ yáng yì niú
    成語解釋: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羊易之。’”
    239

    資切磋

    成語拼音:
    yǐ zī qiē cuō
    成語解釋:
    資:幫助;切磋:古代把獸骨、象牙磨制成器物。借幫助共同研究
    成語出處:
    《詩經·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40

    正視聽

    成語拼音:
    yǐ zhèng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為保證事實的正確理解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軍進行幾場影響較大的戰斗,為輿論宣傳提供依據,正視聽。”
    * 第一個字是以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