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耳字的成語 (242個)
-
161
目食耳視
- 成語拼音:
- mù shí ěr shì
- 成語解釋:
-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亂。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迂書·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鮮矣。”
-
162
逆耳利行
- 成語拼音:
- nì ěr lì xíng
- 成語解釋:
- 猶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謂忠誠正直的話雖然不順耳,但有益于行為。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王晙傳》:“臣蒙天澤,叨居重鎮,逆耳利行,敢不盡言。”
-
163
逆耳良言
- 成語拼音:
- nì ěr liáng yán
- 成語解釋:
- 雖然使人聽起來感到刺耳,但卻是有益的好話。逆:抵觸,不順從。
- 成語出處:
- 《史記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164
逆耳之言
- 成語拼音:
- nì ěr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聽起來不舒服的話(多指尖銳、中肯的勸告或批評)。
- 成語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165
逆耳忠言
- 成語拼音:
- nì ěr zhōng yán
- 成語解釋:
- 逆耳:不順耳。聽起來感到刺耳的話是有益的好話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我忠心主意要興兵,逆耳忠言不肯聽。”
-
166
撓腮撧耳
- 成語拼音:
- náo sāi juē ěr
- 成語解釋:
- 抓搔腮頰,揪扯耳朵。形容慌亂焦急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我這里急忙忙過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撓腮撧耳。”
-
167
爬耳搔腮
- 成語拼音:
- pá ěr sāo sāi
- 成語解釋:
- 急切無奈貌。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東西之流開開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熱刺刺的覺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
168
飄風過耳
- 成語拼音:
- piāo fē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對某件事情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事。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任你說得舌敝唇穿,也只當做飄風過耳。”
-
169
傾耳戴目
- 成語拼音:
- qīng ěr dài mú
- 成語解釋:
- 傾耳:側著耳朵細心傾聽;戴目:仰視。認真聽,抬頭看。形容殷切期盼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視,傾耳耳聽。”
-
170
傾耳而聽
- 成語拼音:
- qīng ěr ér tīng
- 成語解釋:
- 傾:歪,側著。側著耳朵仔細聽。
- 成語出處:
- 《禮記·孔子閑居》:“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
-
171
傾耳拭目
- 成語拼音:
- qīng ěr shì mù
- 成語解釋:
- 傾耳:側著耳朵;拭目:擦眼睛。認真聽,仔細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龍飛御極之初,天下傾耳拭目之時,所當戒者,惟嗜好而已。”
-
172
清耳悅心
- 成語拼音:
- qīng ěr yuè xīn
- 成語解釋:
- 耳為之清寧,心為之歡喜。形容樂曲美妙動人。
- 成語出處:
- 宋·張耒《鳴蛙賦》:“春露初靄,朝華始敷,文羽清喙,飛鳴自如,若奏琴箏而和笙竽,清耳悅心,聽者為娛。”
-
173
傾耳注目
- 成語拼音:
- qīng ěr zhù mù
- 成語解釋:
- 注目: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勢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
174
墻風壁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fēng bì ěr
- 成語解釋:
- 墻透風,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 成語出處:
-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逮捕》:“你想墻風壁耳,萬一傳了出去,說我窩藏徐錫麟的黨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
175
秋風過耳
- 成語拼音:
- qiū fē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象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己無關,毫不再意。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
176
墻有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墻有耳”。
- 成語出處:
- 語出《詩 小雅 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管子 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墻有耳,伏寇在側。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
177
墻有縫,壁有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墻外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容易泄漏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你罵他不打緊,墻有縫,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
178
竊鐘掩耳
- 成語拼音:
- qiè zhōng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欺欺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宣帝紀》:“亦猶竊鐘掩耳,以眾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
-
179
軟耳朵
- 成語拼音:
- ruǎn ěr duǒ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80
如風過耳
- 成語拼音:
- rú fē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 耳的成語,帶耳字的成語,包含耳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