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耳字的成語 (242個)
-
181
如雷貫耳
- 成語拼音:
- rú léi guàn ěr
- 成語解釋:
-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
182
如雷灌耳
- 成語拼音:
- rú léi guàn ěr
- 成語解釋:
- 亦作“如雷貫耳”。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平話》卷中:“‘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共吾決死?’叫聲如雷灌耳,橋梁皆斷。”
-
183
舌敝耳聾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ěr lóng
- 成語解釋:
-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秦策一》:“舌敝耳聾,不見成功。”
-
184
雙豆塞耳
- 成語拼音:
- shuāng dòu sāi ěr
- 成語解釋:
- 塞:堵。兩粒豆子堵塞雙耳。指聽不到聲音。比喻不聽忠告
- 成語出處:
- 《陰符經·注》:“雙豆塞耳,不聞雷霆;一椒驚舌,不能立言。”
-
185
搔耳捶胸
- 成語拼音:
- sāo ěr chuí xiōng
- 成語解釋:
- 搔:抓撓。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煩惱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湖佳話·三生石跡》:“心下十分悲咽,便搔耳捶胸,焦躁起來。”
-
186
塞耳盜鐘
- 成語拼音:
- sāi ěr dào zh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
187
塞耳偷鈴
- 成語拼音:
- sāi ěr tōu lí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的愚蠢行為。
- 成語出處:
- 《五燈會元 雪峰存禪師法嗣》:“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
-
188
拭目傾耳
- 成語拼音:
- shì mù qīng ěr
- 成語解釋:
- 拭目:擦了眼睛看;傾耳:側過耳朵聽。形容仔細看聽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
189
屬人耳目
- 成語拼音:
- shǔ rén ěr mù
- 成語解釋:
- 屬:集中在一點。指引人注意。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師有功,國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屬耳目焉。”
-
190
搔頭摸耳
- 成語拼音:
- sāo tóu mō ěr
- 成語解釋:
-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時無法可想的焦急神態。
- 成語出處:
-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兩個人搔頭摸耳,沒有法想。”
-
191
搔頭抓耳
- 成語拼音:
- sāo tóu zhuā ěr
- 成語解釋:
-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2回:“兩個搔頭摸耳,沒有法想。”
-
192
挖耳當招
- 成語拼音:
- wā ěr dāng zhāo
- 成語解釋:
- 人家用手挖耳朵,卻以為是在招喚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那吳衙內記掛著賀小姐,一夜臥不安穩。早上賀司戶相邀,正是挖耳當招。”
-
193
蚊虻過耳
- 成語拼音:
- wén mé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蚊虻:吸血的昆蟲。比喻倏然已過,不足掛懷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醉蓬萊·為老人壽》詞:“世故紛紜,但蚊虻過耳。”
-
194
嵬目鴻耳
- 成語拼音:
- wéi mù hóng ěr
- 成語解釋:
- 見“嵬眼澒耳”。
- 成語出處:
- 明·瞿佑《剪燈新話》序:“所惜筆路荒蕪,詞源淺狹,無嵬目鴻耳之論以發揚之耳。”
-
195
危言逆耳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nì ěr
- 成語解釋:
- 正直的規勸聽起來不順耳。
- 成語出處:
- 明·李東陽《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仇。危言逆耳誰為謀?”
-
196
嵬眼澒耳
- 成語拼音:
- wéi yǎn xiāng ěr
- 成語解釋:
- “嵬”念wéi。亦作“嵬目鴻耳”。猶言動人觀聽。
- 成語出處:
- 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虛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鐘鼓樂。”
-
197
想當然耳
- 成語拼音:
- xiǎng dāng rán ěr
- 成語解釋:
- 耳:而已,罷了。憑主觀推斷,應該是這樣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
198
洗耳恭聽
- 成語拼音:
- xǐ ěr gōng tīng
- 成語解釋: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恭:恭敬地。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
199
洗耳拱聽
- 成語拼音:
- xǐ ěr gǒng tīng
- 成語解釋:
- 見“洗耳恭聽”。
- 成語出處:
-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一折:“哥哥才學,與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名書,前皇后代,哥哥講說些兒,小官洗耳拱聽。”
-
200
迅雷不及掩耳
- 成語拼音: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 成語出處:
- 《晉書 石勒載記上》:“出其不意,直沖末抷帳,敵必震惶,計不及設,所謂迅雷不及掩耳。”
* 耳的成語,帶耳字的成語,包含耳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