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以字的成語 (483個)
-
181
學以致用
- 成語拼音:
- xué yǐ zhì yòng
- 成語解釋: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成語出處:
- 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學以致用,并且勤學苦學。”
-
182
虛左以待
- 成語拼音:
- xū zuǒ yǐ dài
- 成語解釋:
- 虛:空著;左:古時以左為尊;待:等待。空著尊位恭候別人。
- 成語出處:
-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
183
以備不虞
- 成語拼音:
- yǐ bèi bù yú
- 成語解釋:
-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先做好準備,以防沒有料到的事發生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浚池》:“旱年蓄水以資灌溉,水年藏水以備不虞,深者養魚為利,淺者種荷為利。”
-
184
以不變應萬變
- 成語拼音:
- yǐ bù biàn yīng wàn biàn
- 成語解釋:
- 用一種固定來處理變化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最后的貴族》:“我經歷了四個朝代,總結出的經驗是‘以不變應萬變’。”
-
185
以白詆青
- 成語拼音:
- yǐ bái dǐ qīng
- 成語解釋:
- 以白色詆毀青色。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否定別人。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五:“寧藏拙而不為則可,若護其所短,而反譏人之所長,則不可。所謂以宮笑角,以白詆青者,謂之陋儒。”
-
186
以半擊倍
- 成語拼音:
- yǐ bàn jī bèi
- 成語解釋:
- 用半數兵力擊破一倍于己的敵人。形容取勝之易。
- 成語出處:
- 《管子·制分》:“人事荒亂,以十破百;器備不行,以半擊倍。”尹知章注:“敵國器備,不可施行;故此雖半,可以擊彼之倍。”
-
187
以不濟可
- 成語拼音:
- yǐ bù jì kě
- 成語解釋:
-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濟可”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
-
188
以白為黑
- 成語拼音:
- yǐ bái wéi hēi
- 成語解釋:
- 謂顛倒是非。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應同》:“故君雖尊,以白為黑,臣不能聽。”
-
189
以備萬一
- 成語拼音:
- yǐ bèi wàn yī
- 成語解釋:
- 萬一:意外變化。指事先做好周密準備,以防出現意外
- 成語出處:
- 《八十一夢·第八夢》:“大時代來了,我們必須練習到腳能跑,手能作、肩能扛,以備萬一。”
-
190
以暴易暴
- 成語拼音:
- yǐ bào yì bào
- 成語解釋:
- 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191
以暴易亂
- 成語拼音:
- yǐ bào yì luàn
- 成語解釋:
- 用殘暴者代替殘暴者。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宦者傳論》:“雖袁紹龔行,芟夷余,然以暴易亂,亦何云及。”
-
192
以冰致蠅
- 成語拼音:
- yǐ bīng zhì yíng
- 成語解釋:
- 致:招引。用冰塊引蒼蠅。比喻事情必難實現。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功名》:“以貍致鼠,以冰致蠅,雖工不能。”
-
193
以長攻短
- 成語拼音:
- yǐ cháng gōng duǎn
- 成語解釋:
- 利用自己的長處去攻擊別人的短處
- 成語出處:
-
194
以辭害意
- 成語拼音:
- yǐ cí hài yì
- 成語解釋:
- 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
195
以詞害意
- 成語拼音:
- yǐ cí hài yì
- 成語解釋:
- 見“以辭害意”。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太白‘斗酒詩百篇’,‘東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
196
以此類推
- 成語拼音:
- yǐ cǐ lèi tuī
- 成語解釋:
- 根據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六:“宣和間,宗室圍爐次,索炭,既至,訶斥左右云:‘炭色紅,今黑,非是。’蓋嘗供熟火也。以此類推之,豈識世事艱難!”
-
197
以辭取人
- 成語拼音:
- yǐ cí qǔ rén
- 成語解釋:
- 見“以言取人”。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宰我有文雅之辭,而智不充其辯。孔子曰:‘ ……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
198
以刺世事
- 成語拼音:
- yǐ cì shì shì
- 成語解釋:
- 以:表示目的的連詞。來諷刺當世之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
199
以德報德
- 成語拼音:
- yǐ dé bào yu
- 成語解釋:
- 德:恩惠。用恩惠報答恩惠。
- 成語出處:
-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200
以德報怨
- 成語拼音:
- yǐ dé bào yuàn
- 成語解釋:
- 拿恩惠報答仇恨。形容對人寬容;不僅不記仇;反而給以好處。
- 成語出處:
- 《論語 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以的成語,帶以字的成語,包含以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