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以字的成語 (483個)

    141

    忘其所

    成語拼音:
    wàng qí suǒ yǐ
    成語解釋:
    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一來看見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
    142

    望屋

    成語拼音:
    wàng wū yǐ shí
    成語解釋:
    見“望屋而食”。
    成語出處:
    宋·葉適《外論》:“而絳灌之為丞相主國論者,故奮挺大呼望屋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143

    惡小而為之,勿善小而不為

    成語拼音: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成語解釋:
    勿:不要;為:做。不要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做,不要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成語出處:
    《諸葛亮集》:“勿惡小而為之,勿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144

    復加

    成語拼音:
    wú yǐ fù jiā
    成語解釋:
    復:再。再也不能超過。指程度達到了頂點。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宜崇其制度,宣視海內,且令萬世之后無復加也。”
    145

    類聚

    成語拼音:
    wù yǐ lèi jù
    成語解釋:
    類:同一類。同類的事物常聚集在一起;現在多指壞人互相勾結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方類聚,物群分。”
    146

    群分

    成語拼音:
    wù yǐ qún fēn
    成語解釋:
    見“物類聚”。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上》:“方類聚,物群分。”
    147

    塞責

    成語拼音:
    wú yǐ sè zé
    成語解釋:
    自謙之語。無法彌補自己應負的責任。
    成語出處:
    《漢書 東方朔傳》:“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遺德,奉朝請之禮,備臣妾之儀,列為公主,賞賜邑人,隆天重地,死無塞責。”
    148

    稀為貴

    成語拼音:
    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語解釋:
    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物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149

    希為貴

    成語拼音:
    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語解釋:
    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同“物稀為貴”。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大概是物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
    150

    載道

    成語拼音:
    wén yǐ zài dào
    成語解釋:
    載:裝載,引伸為闡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
    成語出處:
    宋 周敦頤《通書 文辭》:“文所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151

    自容

    成語拼音:
    wú yǐ zì róng
    成語解釋:
    容:容納。沒有什么可藏身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覺衣衫拘絆,索燭覽鏡,羞愧無自容。”
    152

    析骸

    成語拼音:
    xī hái yǐ cuàn
    成語解釋:
    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成語出處:
    《左傳 宣公十五年》載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爨。
    153

    相見

    成語拼音:
    xiāng jiàn yǐ chéng
    成語解釋:
    真心誠意相對待
    成語出處:
    郭沫若《相見誠》:“但今天是應該相見誠的時候了。”
    154

    虛己

    成語拼音:
    xū jǐ yǐ tīng
    成語解釋:
    形容接受意見的態度誠懇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虛己受人。”
    155

    相濡

    成語拼音:
    xiāng rú yǐ mò
    成語解釋:
    濡:沾濕;沫:唾沫。水干了;魚互相吐沫沾濕;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濕,相濡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56

    降人

    成語拼音:
    xiáng rén yǐ xīn
    成語解釋:
    降:降服。使人心服
    成語出處:
    《三略·下略》:“圣人之政,降人心;賢人之政,降人禮。”
    157

    相濡

    成語拼音:
    xiāng rú yǐ zé
    成語解釋:
    濡:沾濕;澤:唾液或汗水。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噓枯養瘠,相濡澤。”
    158

    挾泰山超北海

    成語拼音: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成語解釋:
    挾:夾持;超:跨過。夾著泰山跨過北海。比喻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挾泰山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159

    挾天子令天下

    成語拼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同“挾天子令諸侯”。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從。”
    160

    挾天子令諸侯

    成語拼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成語解釋: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成語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挾天子令諸侯,諸侯必從,然謂之尊君則不可。”
    * 以的成語,帶以字的成語,包含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