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以字的成語 (483個)

    121

    率馬

    成語拼音:
    shuài mǎ yǐ jì
    成語解釋:
    用好馬帶領馬群。比喻能者居先。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修身》:“或曰:‘治己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馬驥,不亦可乎?’”
    122

    使民

    成語拼音:
    shǐ mín yǐ shí
    成語解釋:
    時:農時。執政者要按照農時使用民力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時。”
    123

    拭目

    成語拼音:
    shì mù yǐ sì
    成語解釋:
    見“拭目待”。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答普州李知府》:“伏惟財幸筆櫜之除,方且拭目俟。”
    124

    授人

    成語拼音:
    shòu rén yǐ bǐng
    成語解釋:
    把劍柄交給別人。比喻將權力交給別人或讓人抓住缺點、失誤,使自己被動。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125

    掃榻

    成語拼音:
    sǎo tà yǐ dài
    成語解釋:
    榻:床。把床打掃干凈等待客人到來。對客人表示歡迎的意思。
    成語出處:
    清 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 朋僚函札 向榮來函》:“如閣下允為留營,弟當于營中掃榻待。”
    126

    什襲

    成語拼音:
    shí xí yǐ cáng
    成語解釋:
    什:形容多;襲:重迭。一層又一層把東西包裹起來。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同“什襲而藏”。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九十五回:“人家競相傳鈔,什襲藏。”
    127

    道志

    成語拼音:
    shī yǐ dào zhì
    成語解釋:
    志:志向,意志。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決心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27年》:“伯有將為戳矣,詩道志,志誣其上,而公怨之,為賓榮,其能久乎?幸而后亡。”
    128

    密成

    成語拼音:
    shì yǐ mì chéng
    成語解釋:
    事情因為嚴密謹慎而成功。
    成語出處:
    《韓非子·說難》:“事密成,語泄敗。”
    129

    樹猶如此,人何

    成語拼音:
    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成語解釋:
    堪:勝任。樹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枯樹賦》:“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堪。”
    130

    萬計

    成語拼音:
    shù yǐ wàn jì
    成語解釋:
    數:數目。萬來計算。形容極多
    成語出處:
    《明史·彭韶傳》:“監局內臣數萬計,利源兵柄盡付之,犯法縱奸,一切容貸,此防微之道未終也。”
    131

    皦日

    成語拼音:
    shì yǐ wéi rì
    成語解釋:
    謂誓同生死,親愛終生。語本《詩 王風 大車》:“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成語出處:
    《詩經·王風·大車》:“各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132

    相成

    成語拼音:
    shì yǐ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適:恰好。恰好可相輔相成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他們兩個好像廟門前立著的那對哼、哈二將,唯其不同,適相成。”
    133

    言志

    成語拼音:
    shī yǐ yán zhì
    成語解釋:
    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詩言志”、“詩道志”。
    成語出處: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134

    失之毫厘,差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成語出處:
    《陳書 虞荔傳》:“夫安危之兆,禍福之機,匪獨天時,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千里。是明智之士,據重位而不傾,執大節而不失,豈惑于浮辭哉?”
    135

    失之毫厘,謬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136

    繩之

    成語拼音:
    shéng zhī yǐ fǎ
    成語解釋:
    繩:準繩;引申為制裁;之:代詞代犯法的人;: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準繩;給予制裁。
    成語出處:
    漢 馮衍《上疏自陳》:“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法則為罪,施之德則為功。”
    137

    他山之石,可攻玉

    成語拼音: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成語解釋: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成語出處: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攻玉。”
    138

    貪天之功為己力

    成語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成語解釋: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為己力乎。”
    139

    貪天之功為己有

    成語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成語解釋: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為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140

    忘乎所

    成語拼音:
    wàng hū suǒ yǐ
    成語解釋: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夫人傾身陪奉,忘其所。”
    * 以的成語,帶以字的成語,包含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