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以字的成語 (483個)

    221

    古非今

    成語拼音:
    yǐ gǔ fēi jīn
    成語解釋:
    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古非今者,族。”
    222

    古方今

    成語拼音:
    yǐ gǔ fāng jīn
    成語解釋:
    方:比擬。類比。拿古代的事情與當今的事情相比。
    成語出處:
    《北史·長孫嵩傳》:“昔叔孫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古方今,無慚曩哲。”
    223

    觀后效

    成語拼音:
    yǐ guān hòu xiào
    成語解釋:
    后效:后的效果。指對犯法或犯錯誤的人給予從寬處理后;在一定時期內要觀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現。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安帝紀》:“設張法禁,懇惻分別,而有司惰任,訖不奉行。秋節既立,鷙烏將用,且復重申,觀后效。”
    224

    管窺豹

    成語拼音:
    yǐ guǎn kuī bào
    成語解釋:
    用竹管看豹,只能見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狹隘,見識短淺。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成語出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225

    管窺天

    成語拼音:
    yǐ guǎn kuī tiān
    成語解釋:
    窺:從小孔或縫隙里看。從管子里看天。比喻見識非常狹隘;對事物的觀察;了解很膚淺;很片面。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226

    公滅私

    成語拼音:
    yǐ gōng miè sī
    成語解釋:
    謂出公心而去掉個人的私情或恩怨。
    成語出處:
    《書·周官》:“公滅私,民其允懷。”蔡沈集傳:“天下之公理,滅一己之私情。”
    227

    骨去蟻

    成語拼音:
    yǐ gǔ qù yǐ
    成語解釋:
    見“肉去蟻”。
    成語出處: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骨去蟻,蟻愈多;魚驅蠅,蠅愈至。”
    228

    功贖罪

    成語拼音:
    yǐ gōng shú zuì
    成語解釋:
    贖:抵償。用功勞抵消罪過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凌統傳》:“功贖罪。”
    229

    古為鏡

    成語拼音:
    yǐ gǔ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見“古為鑒”。
    成語出處:
    《舊唐書·魏徵傳》:“夫銅為鏡,可正衣冠;古為鏡,可知興替;人為鏡,可明得失。”
    230

    古為鑒

    成語拼音:
    yǐ gǔ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亦作“古為鏡”。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成語出處:
    《新唐書·魏徵傳》:“銅為鑒,可正衣寇;古為鑒,可知興替;人為鑒,可明得失。”按《舊唐書·魏徵傳》“鑒”作“鏡”。
    231

    攻為守

    成語拼音:
    yǐ gōng wéi shǒu
    成語解釋:
    :憑借;用。用主動進攻的戰略作為積極防御的措施。
    成語出處:
    宋 陳亮《酌古論 先主》:“且吾又聞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攻為守,守為攻,此兵之變也。”
    232

    規為瑱

    成語拼音:
    yǐ guī wéi tiàn
    成語解釋:
    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成語出處: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規為瑱也。”
    233

    宮笑角

    成語拼音:
    yǐ gōng xiào jiǎo
    成語解釋:
    宮、角,均為古代五音之一。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為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成語出處:
    北齊·劉晝《新論·文武》:“今代之人,為武者則非文,為文者則嗤武,各執其所長而相是非,猶宮笑角,非適才之情,得實之論也。”
    234

    瞽引瞽

    成語拼音:
    yǐ gǔ yǐn gǔ
    成語解釋:
    讓盲人給盲人引路。比喻讓愚昧無知的人去引導愚昧無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覺世訓》:“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計,瞽引瞽,訛人不可知之事,售己詐……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無數怪誕邪說,迷惑害累世人。”
    235

    古喻今

    成語拼音:
    yǐ gǔ yù jīn
    成語解釋:
    喻:說明。借用古代的事來說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成語出處:
    《北史 長孫嵩傳》:“昔叔孫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古方今,無漸曩哲。”
    236

    火救火

    成語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
    成語解釋:
    用火來救火災。比喻工作方法不對頭,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間世》:“是火救火,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237

    火救火,水救水

    成語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yǐ shuǐ jiù shuǐ
    成語解釋:
    用火來救火災,用水來救水災。比喻工作方法不對頭,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其勢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人間世》:“是火救火,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238

    火去蛾

    成語拼音:
    yǐ huǒ qù é
    成語解釋:
    娥喜投火,用火驅趕飛蛾,蛾越多。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成語出處:
    《太平御史》卷九四四引《韓子》:“火去蛾蛾愈多,魚毆蠅蠅愈至。”
    239

    黑為白

    成語拼音:
    yǐ hēi wéi bái
    成語解釋:
    謂顛倒是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應同》:“父雖親,黑為白,子不能從。”
    240

    毀為罰

    成語拼音:
    yǐ huǐ wéi fá
    成語解釋:
    根據人們的非毀給懲罰。參見“譽為賞”。
    成語出處: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譽為賞,毀為罰也,然則喜賞惡罰之人離公道而行私術矣。”尹知章注:“毀譽為賞罰,則官自然失理。”
    * 以的成語,帶以字的成語,包含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