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的意思 以德報怨的讀音和出處
- 以
- 德
- 報
- 怨
- 成語名稱:
- 以德報怨
- 成語拼音:
- [yǐ dé bào yuàn]
- 成語解釋:
- 拿恩惠報答仇恨。形容對人寬容;不僅不記仇;反而給以好處。
- 成語出處:
- 《論語 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成語例句: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變時期,中國共產黨以德報怨,協同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釋放蔣介石,希望他悔過自新,共同抗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怨,不能讀作“yuān”。
- 繁體字形:
- 以惪報怨
- 英文翻譯:
- return with kindness
- 成語故事:
- 以德報怨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以德報怨”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報答 仇恨 形容 寬容 記仇 給以 好處
“以德報怨”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報】:1.傳達;告訴:報告。報名。2.傳達新聞、消息的文字或信號:報紙。捷報。電報。3.某些刊物:周報。學報。4.報答;報復:報恩。報仇。報應。
【怨】:1.怨恨:抱怨。結怨。2.責怪:任勞任怨。事情沒辦好只能怨我自己。
“以德報怨”的反義詞
“以德報怨”的近義詞
“以德報怨”的相關成語
“以德報怨”的關聯成語
以字的成語
德字的成語
報字的成語
怨字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德開頭的成語
報開頭的成語
怨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de的成語
bao的成語
yuan的成語
ydby的成語
以德什么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報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什么怨的成語
什么德報什么的成語
什么德什么怨的成語
什么什么報怨的成語
“以德報怨”造句
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寬容,博大是以德報怨的情懷,博大是兼濟天下的心靈。
唯有以德報怨,把傷害留給自己,讓世界少一些仇恨,少一些不幸,回歸溫馨、仁慈、友善與祥和,這才是寬容的至高境界。
即使同事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也應以德報怨,注意發現對方的長處和優點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增強團結。
孔子反對以德報怨,倡導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但社會反過來以怨報怨的,就是不幸中的悲哀了。
與其以德報怨,不如以直報怨;這是孔子給我們的教誨。
他年紀雖輕,卻能不計前嫌地以德報怨,令人十分欽佩。
中國人推崇以德報怨的態度,其實這未必妥當。
面對這種十惡不赦的罪人,你居然還想以德報怨,真是匪夷所思!
我們不念舊惡,以德報怨,在他們亟需幫助時雪中送炭,終于贏得世界各國同聲喝采。
你以德報怨,真是難得!
* 以德報怨的意思 以德報怨的成語解釋 以德報怨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