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形容的成語 (8284個)
-
1
鳩形鵠面
- 成語拼音:
- jiū xíng hú miàn
- 成語解釋:
- 鳩:斑鳩;鵠:天鵝。像斑鳩的形體(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黃鵠的臉面(蒼黃而瘦削)。形容身體瘦削;面容憔悴。
- 成語出處:
- 清 黃景仁《尹六丈為我作云峰閣圖歌以為贈》:“弄君筆頭隨意之丹青,使我鳩形鵠面生光瑩。”
-
2
鵠面鳩形
- 成語拼音:
- hú miàn jiū xíng
- 成語解釋:
- ①面容枯樵,形體瘦削。形容饑疲的樣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史 忠義傳七 耿廷箓》:“小怨必報,何不大用于斷頭飲血之元兇;私恩必酬,何不廣用于鵠面鳩形之赤子。”
-
3
形容憔悴
- 成語拼音:
- xíng róng qiáo cuì
- 成語解釋:
-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體瘦弱,面色枯黃。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夫人見策形容憔悴,泣曰:‘兒失形矣!’”
-
4
形形色色
- 成語拼音:
- xíng xíng sè sè
- 成語解釋: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成語出處:
-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萬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養之,形形色色,無所棄遺。”
-
5
包羅萬象
- 成語拼音: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成語解釋:
- 包羅:收集、容納;大范圍的包括;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內容豐富龐雜;無所不包。
- 成語出處:
- 《黃帝宅經》上卷:“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
-
6
大度包容
- 成語拼音:
- dà dù bāo r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氣量大,能寬容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這事情自以為不辦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沒得話說。”
-
7
笑容可掬
- 成語拼音:
- xiào róng kě jū
- 成語解釋:
- 臉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來一樣。形容笑容滿面。掬:用雙手捧起來。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
8
形影不離
- 成語拼音:
- xíng yǐng bù lí
- 成語解釋:
- 像形體和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系親密;經常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恒相對嬉笑,不避忌人。”
-
9
鵠面鳥形
- 成語拼音:
- hú miàn niǎo xíng
- 成語解釋:
- 鵠:天鵝。形容面容憔悴,身體瘦弱
- 成語出處:
- 元·王惲《入奏行》:“扶羸載瘠總南逋,鵠面鳥形猶努力。”
-
10
間不容瞬
- 成語拼音:
- jiān bù róng shùn
- 成語解釋:
- 指眨眼的時間都沒有。形容時間短促。
- 成語出處:
- 《素問 寶命全形論》:“至其當發,間不容瞬。”
-
11
刻不容緩
- 成語拼音:
- kè bù róng huǎn
- 成語解釋: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后以及難產各癥,不獨刻不容緩,并且兩命攸關。”
-
12
自慚形穢
- 成語拼音:
- zì cán xíng huì
- 成語解釋:
- 因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形容自愧不如別人。慚:慚愧;形:形體;穢:丑;骯臟;差。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
13
苞籠萬象
- 成語拼音:
- bāo lóng wàn xiàng
- 成語解釋:
- 苞:通“包”,包含;籠:收羅;象:形狀,樣子。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包
- 成語出處:
- 隋·劉善經《四聲論》:“夫四聲者,無響不到,不言不攝,總括三才,苞籠萬象。”
-
14
劍拔弩張
- 成語拼音:
- jiàn bá nǔ zhāng
- 成語解釋:
- 弩:古代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張:弓上弦。劍拔出來了;弓拉開了。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也引申形容文藝作品的氣勢遒勁。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
-
15
面黃肌瘦
- 成語拼音:
- miàn huáng jī shòu
- 成語解釋:
- 面:臉;肌:肌肉;代指身體。面色發黃;身體消瘦。形容人久病體衰或營養不良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 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面黃肌瘦形相。”
-
16
面目犁黑
- 成語拼音:
- miàn mù lí hēi
- 成語解釋:
- 面貌黑黃色。形容憔悴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愧色。”
-
17
鳥面鵠形
- 成語拼音:
- niǎo miàn hú xí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由于饑餓而身體軟弱,面容枯瘦。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
-
18
七手八腳
- 成語拼音:
- qī shǒu bā jiǎo
- 成語解釋:
-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幾個手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忙亂。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
19
松形鶴骨
- 成語拼音:
- sōng xíng hè gǔ
- 成語解釋:
- 形容儀容清癯、軒昂。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視其人,松形鶴骨,器宇不凡。”
-
20
萬象包羅
- 成語拼音:
- wàn xiàng bāo luó
- 成語解釋:
- 象:形狀,樣子;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羅:捕鳥的網;包羅:容納。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有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萬象包羅為一處,方知截教有鴻蒙。”
* 關于形容的成語 形容形容的成語 描述形容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