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81

    才墨之藪

    成語拼音:
    cái mò zhī sǒu
    成語解釋: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書金伶》:“噫!江東才墨之藪,樓池船楫之觀,燈灑之娛,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憐才好色,姚冶跌逿之樂,當我生之初,頗有存焉者矣。”
    382

    草木知威

    成語拼音:
    cǎo mù zhī wēi
    成語解釋: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張萬福傳》:“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
    383

    聰明正直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成語解釋:
    頭腦聰明,行為正直無私。形容詞人的品質優秀。
    成語出處:
    《左傳 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
    384

    出納之吝

    成語拼音:
    chū nà zhī lìn
    成語解釋:
    亦作“出內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氣。
    成語出處:
    《論語·堯白》:“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內之吝謂之有司。’”
    385

    楚囊之情

    成語拼音:
    chǔ náng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左傳·襄公十四年》:“楚子囊還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君子謂子囊忠……將死,不忘衛社稷,可不謂忠乎!”后因以“楚囊之情”謂愛國之情。
    成語出處:
    《左傳·襄公十四年》:“楚子囊還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君子謂子囊忠……將死,不忘衛社稷,可不謂忠乎!”
    386

    讒佞之徒

    成語拼音:
    chán nìng zhī tú
    成語解釋:
    指說人壞話與用花言巧語諂媚的人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弊,克減酒肉。都是那等讒佞之徒,貪愛賄賂的人。”
    387

    殘槃冷炙

    成語拼音:
    cán pán lěng zhì
    成語解釋:
    冷炙:已經涼了的烤肉。指殘剩的飯菜。也指權貴施舍的東西
    成語出處:
    《郭子》:“王光祿曰:‘正得殘槃冷炙。’”
    388

    持平之論

    成語拼音:
    chí píng zhī lùn
    成語解釋:
    持平:保持公正;沒有偏向。公正的議論或調和折中的言論。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如是我聞二》:“先師劉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賣藥道士;佛菩薩必有,然必非今之說法禪僧。’斯其持平之論矣。”
    389

    長驅直進

    成語拼音:
    cháng qū zhí jìn
    成語解釋:
    猶言長驅直入。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壽春,以窺許洛,此萬世一時也。”
    390

    鶉鵲之亂

    成語拼音:
    chún què zhī luàn
    成語解釋:
    鶉:鵪鶉;鵲:喜鵲。鵪鶉與喜鵲的亂交。指親人之間的亂倫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那夜,武三思候父母睡著,悄悄挨進媚娘房中,成了鶉鵲之亂。”
    391

    長驅直入

    成語拼音:
    cháng qū zhí rù
    成語解釋:
    驅:快跑;長驅:策馬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直入:不停頓地一直向前。軍隊以不可阻擋的威勢快速地進軍。形容進軍迅速而順利。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后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
    392

    出奇致勝

    成語拼音:
    chū qí zhì shèng
    成語解釋:
    見“出奇制勝”。
    成語出處:
    《老殘游記》第七回:“[劉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致勝處,于是奔走江湖,將近十年。”
    393

    出奇制勝

    成語拼音:
    chū qí zhì shèng
    成語解釋:
    奇:奇兵;計;制勝:奪取勝利。①原指作戰時運用奇兵或奇計;出敵人不意;制服敵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辦法獲勝。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論替換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廝養賤品,因時擾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堅殪敵之雄,出奇制勝之略。”
    394

    乘人之厄

    成語拼音:
    chéng rén zhī è
    成語解釋:
    乘:趁;厄:苦難。趁人家危難的時候加以要挾或陷害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神女》:“子誠敝人也,不念疇昔之義,而欲乘人之厄,予過矣!”
    395

    芻蕘之見

    成語拼音:
    chú ráo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396

    成人之美

    成語拼音:
    chéng rén zhī měi
    成語解釋:
    成:成全;幫助;美:好事。成全別人的好事。也指幫助別人實現其美好的愿望。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397

    成人之善

    成語拼音:
    chéng rén zhī shàn
    成語解釋:
    成全別人為善。
    成語出處:
    《魏書·禮志四》:“況乃官歷士流,當訓章之運,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398

    乘人之危

    成語拼音:
    chéng rén zhī wēi
    成語解釋:
    乘:趁;危:危險;災難。趁別人有困難時;去要挾、侵害對方。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蓋勛傳》:“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399

    趁人之危

    成語拼音:
    chèn rén zhī wēi
    成語解釋:
    利用別人危險的境況圖利。
    成語出處:
    蔣子龍《開拓者,開拓者》十六:“金城扭頭瞪他一眼:‘去你媽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400

    芻蕘之言

    成語拼音:
    chú ráo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話。指普遍百姓的淺陋言辭。也用作講話者的謙詞。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