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381

    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成語拼音: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語解釋:
    州官:一州的長官。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老百姓沒有正當活動的自由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5回:“不料我們大老爺先護在里頭,連問也不叫我問一聲兒,可見他們官官相護,這才是‘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古人說的話是再不得錯的。”
    3382

    朝發夕至

    成語拼音:
    zhāo fā xī zhì
    成語解釋:
    早上出發;晚上到達。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鱷魚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鱷魚朝發而夕至也。”
    3383

    枝附影從

    成語拼音:
    zhī fù yǐng cóng
    成語解釋:
    枝條附著樹干,影子隨從形體。比喻追隨模訪。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 雜文》:“自桓麟《七說》以下,左思《七諷》以上,枝附影從,十有余家。”
    3384

    枝附葉從

    成語拼音:
    zhī fù yè cóng
    成語解釋:
    枝葉附從于樹干。比喻依附的部屬。
    成語出處:
    《文選 陳琳》:“丞相(指曹操)銜奉國威,為民除害,元惡大憝,必當梟夷,至于枝附葉從,皆非詔書所特禽疾。”
    3385

    枝附葉連

    成語拼音:
    zhī fù yè lián
    成語解釋:
    見“枝附葉著”。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姜維]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裴松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啟后主欲殺之。后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于失言,遜辭而出。”
    3386

    枝繁葉茂

    成語拼音:
    zhī fán yè mào
    成語解釋:
    枝葉繁密茂盛。
    成語出處:
    明 孫柚《琴心記》:“愿人間天上共效綢繆,賀郎君玉潤水清,祝小姐枝繁葉茂。”
    3387

    枝分葉散

    成語拼音:
    zhī fēn yè sàn
    成語解釋:
    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廣。同“枝布葉分”。
    成語出處:
    唐楊炯《為薛令祭劉少監文》:“惟此陶唐,有此冀方。上天祚漢,人神攸贊。開國承家,枝分葉散。三貂赫赫于臺省,駟馬諼諼于里闬。”
    3388

    止沸益薪

    成語拼音:
    zhǐ fèi yì xīn
    成語解釋: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成語出處: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3389

    枝附葉著

    成語拼音:
    zhī fù yiè zhuó
    成語解釋:
    比喻上下關系緊密。亦作“枝附葉連”。
    成語出處:
    《文選 班固〈答賓戲〉》:“方今大漢灑埽群穢,夷險芟荒……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太和,枝附葉著。”
    3390

    正法直度

    成語拼音:
    zhèng fǎ zhí dù
    成語解釋:
    度:標準。嚴正法律,統一標準。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
    3391

    陟罰臧否

    成語拼音:
    zhì fá zāng fǒu
    成語解釋:
    賞罰褒貶。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3392

    轍鮒之急

    成語拼音:
    zhé fù zhī jí
    成語解釋: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3393

    支分族解

    成語拼音:
    zhī fēn zú jiě
    成語解釋:
    見“支分節解”。
    成語出處:
    清·劉大櫆《烏程閔君墓志銘》:“又善于誘掖,其言批豁暢朗,支分族解,騃童鈍夫聞之,咸如夢寐驚覺。”
    3394

    縱風止燎

    成語拼音:
    zòng fēng zhǐ liáo
    成語解釋:
    用鼓風的方法滅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卻反而助長其聲勢。
    成語出處:
    隋 王通《中說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3395

    治國安邦

    成語拼音:
    zhì guó ān bāng
    成語解釋:
    治理國家,使之太平、安定。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一折:“不能勾治國安邦朝帝闕,常只是披霜帶月似檐中。”
    3396

    治郭安邦

    成語拼音:
    zhì guō ān bāng
    成語解釋:
    猶治國安邦。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間有古之長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毀之,其意何也?”
    3397

    治國安民

    成語拼音:
    zhì guó ān mín
    成語解釋:
    治:治理;安:使安定;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業的意思。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也。”
    3398

    知過必改

    成語拼音:
    zhī guò bì gǎi
    成語解釋:
    知道了過錯;必定改正。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3399

    脂膏不潤

    成語拼音:
    zhī gāo bù rùn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人廉潔,不貪財物。
    成語出處:
    漢 劉珍《東觀漢記 孔奮》:“直脂膏中,亦不能自潤。”
    3400

    志廣才疏

    成語拼音:
    zhì guǎng cái shū
    成語解釋:
    猶志大才疏。
    成語出處:
    宋·李綱《奏陳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廣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諮諏良策,而專于自用。”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