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361

    指腹割衿

    成語拼音:
    zhǐ fù gē jīn
    成語解釋:
    指腹:雙方父母為腹中的胎兒預訂婚姻;割衿: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訂婚約,怕長大后不相認,將衣襟裁為兩幅作為憑證。指婚約
    成語出處:
    《元史·刑法志·戶婚》:“諸男女議婚,有以指腹割衿為定者,禁之。”
    3362

    芝焚蕙嘆

    成語拼音:
    zhī fén huì tàn
    成語解釋:
    芝、蕙:同為香草名;焚:燒。芝草被焚,蕙草傷嘆。比喻因同類遭到不幸而悲傷。
    成語出處:
    晉 陸機《嘆逝賦》:“信松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
    3363

    指方畫圓

    成語拼音:
    zhǐ fāng huà yuán
    成語解釋:
    謂談論時以手指比畫。
    成語出處:
    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銘》:“或共其議論,輒掀眉吐氣,指方畫圓,滾滾數千言不休。”
    3364

    支分節解

    成語拼音:
    zhī fēn jié jiě
    成語解釋: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體與關節一一分開。節,關節。族,骨節交錯盤結之處。比喻剖析義理,詳盡中肯。
    成語出處: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書之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詳略相因,巨細畢舉。”
    3365

    支紛節解

    成語拼音:
    zhī fēn jié jiě
    成語解釋:
    分解肢體;剁成碎塊。猶言碎尸萬段。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平帝紀》:“校尉公孫賓就斬莽頭,軍人爭莽身,支紛節解,肌肉臠切。”按,《漢書·王莽傳下》“公孫賓就”作“公賓就”。
    3366

    炙膚皸足

    成語拼音:
    zhì fū jūn zú
    成語解釋:
    皮膚曬焦,足部凍裂。形容農民耕作的辛苦。
    成語出處:
    明·宋濂《閱江樓記》:“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將桑行馌之勤。”
    3367

    枝分縷解

    成語拼音:
    zhī fēn lǚ jiě
    成語解釋:
    指詳盡而有條不紊地辨別分析。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戶部員外郎彭君墓表》:“事至則剖晰毫厘,枝分縷解,辨窮萬變,而斷以片言。”
    3368

    櫛風沐雨

    成語拼音:
    zhì fēng mù yǔ
    成語解釋:
    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沐甚雨,櫛急風。”
    3369

    朝發暮至

    成語拼音:
    zhāo fā mù zhì
    成語解釋:
    指早晨出發晚上就到達。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成語出處:
    語出《后漢書 烏桓傳》:“居止近塞,朝發穹廬,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3370

    櫛發耨苗

    成語拼音:
    zhì fà nòu miáo
    成語解釋:
    櫛:梳理;耨:除草。梳頭發,除雜草。比喻事情利多害少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圣人之用兵也,若櫛發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
    3371

    炙鳳烹龍

    成語拼音:
    zhì fèng pēng lóng
    成語解釋: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成語出處:
    3372

    執法如山

    成語拼音:
    zhí fǎ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執行法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形容執法嚴厲。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3373

    賊夫人之子

    成語拼音:
    zéi fū rén zhī zǐ
    成語解釋:
    賊:毀壞;夫:這,那。害了人家的兒子。對引導別人犯錯誤者的斥責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3374

    雉伏鼠竄

    成語拼音:
    zhì fú shǔ cuàn
    成語解釋:
    謂恐懼地躲藏,驚慌地逃竄。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西北備邊事宜狀》:“朝廷命將出師,天威所至,雉伏鼠竄,無有遺者。”
    3375

    櫛風釃雨

    成語拼音:
    zhì fēng shāi yǔ
    成語解釋:
    見“櫛風沐雨”。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都興阿諸公,忠貞樸勁,屢摧狂寇,櫛風釃雨,始終戎幕。”
    3376

    指腹為婚

    成語拼音:
    zhǐ fù wéi hūn
    成語解釋:
    雙方家長將腹中胎兒結為婚姻。
    成語出處:
    《魏書 王寶興傳》:“汝等將來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為親。”
    3377

    指腹為親

    成語拼音:
    zhǐ fù wéi qīn
    成語解釋:
    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雙方家長訂立婚約
    成語出處:
    《魏書·王寶興傳》:“汝等將來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為親。”
    3378

    執法無私

    成語拼音:
    zhí fǎ wú sī
    成語解釋:
    執行法令非常堅定,毫不動搖
    成語出處:
    3379

    質非文是

    成語拼音:
    zhì fēi wén shì
    成語解釋:
    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質非也……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3380

    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成語拼音: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語解釋:
    州官:一州的長官。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老百姓沒有正當活動的自由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卻是中國政治的一個通病。”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