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語 (4064個)
-
3321
至德要道
- 成語拼音:
- zhì dé yào dào
- 成語解釋:
- 至:極,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孝經·開宗明義》:“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
3322
直待雨淋頭
- 成語拼音:
- zhí dài yǔ lín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能及早罷手或毫無準備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師》:“僧問:‘迢迢一路時如何?’師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頭。’”
-
3323
志得意滿
- 成語拼音:
- zhì dé yì mǎn
- 成語解釋:
- 志向意愿都得到滿足。形容躊躇滿志的得意情態。
- 成語出處: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厄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
3324
擲地有聲
- 成語拼音:
- zhì dì yǒu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 成語出處:
-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3325
植黨營私
- 成語拼音:
- zhí dǎng yíng sī
- 成語解釋:
- 建立小團體;牟取私利。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一邊是一味的向家庭植黨營私,去作那罔人勾當。”
-
3326
擲地之材
- 成語拼音:
- zhì dì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指能寫出文辭優美、聲調鏗鏘的好文章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廟碑奉敕撰并序》:“慚非擲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
-
3327
至大至剛
- 成語拼音:
- zhì dà zhì gāng
- 成語解釋:
- 至:最,極。極其正大、剛強。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
3328
鐘鼎之家
- 成語拼音:
- zhōng dǐng zhī jiā
- 成語解釋:
- 富貴宦達之家。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
3329
擲地作金石聲
- 成語拼音:
-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詞藻優美,聲調鏗鏘。
- 成語出處:
- 《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3330
錐刀之利
- 成語拼音:
- zhuī dāo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極小的事情。同“錐刀之末”。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輿服志上》:“爭錐刀之利,殺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滅。”
-
3331
錐刀之末
- 成語拼音:
- zhuī dāo zhī mò
- 成語解釋:
-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極小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六年》:“錐刀之末,將盡爭之。”
-
3332
植黨自私
- 成語拼音:
- zhí dǎng zì sī
- 成語解釋:
- 見“植黨營私”。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借多陵寡,植黨自私,于是戰斗以興。”
-
3333
知地知天
- 成語拼音:
- zhī dì zhī tiān
- 成語解釋:
- 地:地形:天:天氣。了解地形,了解氣候。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地形》:“知地知天,勝乃可全。”
-
3334
正道直行
- 成語拼音:
- zhèng dào zhí xíng
- 成語解釋:
- 按照正道行事
- 成語出處:
-
3335
錐刀之用
- 成語拼音:
- zhuī dāo zhī yòng
- 成語解釋:
- 指微小的功用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
-
3336
知恩必報
- 成語拼音:
- zhī ēn bì bào
- 成語解釋:
- 知道受到了恩惠就必定要報答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小生我懷舊意無私志,小姐白玉帶知恩必報恩。”
-
3337
知恩報德
- 成語拼音:
- zhī ēn bào dé
- 成語解釋:
- 受別人的恩惠,心存感激意圖報答
- 成語出處:
- 《群英類選·〈紅蕖記·觸身諧配〉》:“可憐見咱魂銷盡,知恩報德情難混。”
-
3338
知恩報恩
- 成語拼音:
- zhī ēn bào ēn
- 成語解釋:
- 知道了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就回報別人以恩惠。亦作“知恩報德”,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報恩。”
-
3339
執而不化
- 成語拼音:
- zhí ér bù huà
- 成語解釋:
- 指固執己見,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人世間》:“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
3340
質而不俚
- 成語拼音:
- zhì ér bù lǐ
- 成語解釋:
- 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 成語出處:
- 《漢書·司馬遷傳贊》:“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