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281

    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成語拼音: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語解釋:
    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里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群眾所接受,所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自作聰明,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那種貴族式的所謂‘政治家’。”
    3282

    在陳之厄

    成語拼音:
    zài chén zhī è
    成語解釋:
    《論語·衛靈公》:“(孔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后因以“在陳之厄”指饑貧等困境。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孔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3283

    逐臭之夫

    成語拼音:
    zhú chòu zhī fū
    成語解釋:
    比喻嗜好怪癖,與眾不同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茝蓀蕙之芳,眾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3284

    咫尺之功

    成語拼音:
    zhǐ chǐ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勞。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五》:“雖有高世之明,無咫尺之功者,不賞。”
    3285

    朱陳之好

    成語拼音:
    zhū chén zhī hǎo
    成語解釋:
    表示兩家結成姻親。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朱陳村》詩:“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
    3286

    舟車之利

    成語拼音:
    zhōu chē zhī lì
    成語解釋:
    舟:船,水運;車:車輛,陸運;利:便利。車船便利。形容水陸運輸方便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二》:“舟車機械之利,用力少,至功大,則入多。”
    3287

    咫尺之書

    成語拼音:
    zhǐ chǐ zhī shū
    成語解釋: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于燕,燕必不敢不聽從。”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欲徒手奉咫尺之書,自托于執事,將使執事何從而知之,何從而信之哉?”
    3288

    綴辭之士

    成語拼音:
    zhuì cí zhī shì
    成語解釋:
    綴辭:寫書作文。指著書立說的人
    成語出處:
    晉·潘岳《馬開督瑋》:“慷慨非死而死者,綴辭之士,未之或遺也。”
    3289

    珠翠之珍

    成語拼音:
    zhū cuì zhī zhēn
    成語解釋:
    指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成語出處:
    三國魏 曹植《七啟》:“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3290

    張唇植髭

    成語拼音:
    zhāng chún zhí zī
    成語解釋:
    謂唇吻開合。形容滔滔不絕地論列是非的樣子。
    成語出處:
    嚴復《論中國分黨》:“其一則極守舊之人,夙負盛名,為天下所歸往,及見西法,不欲有一事為彼所不知不能也,乃舉聲光化電之粗跡,兵商工藝之末流,毛舉糠秕,附會經訓,張唇植髭,不自愧汗。”
    3291

    直道不容

    成語拼音:
    zhí dào bù róng
    成語解釋:
    容:容受。按正直的道理行事而不被社會容納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四卷:“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時。敝鄉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3292

    至當不易

    成語拼音:
    zhì dàng bù yì
    成語解釋:
    至:極;當:恰當;易:改變。形容極為恰當,不能改變。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讀史·孔明為后主寫申韓管子六韜》:“故汲長孺謂其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而論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謂至當不易之定論。”
    3293

    志大才短

    成語拼音:
    zhì dà cái duǎn
    成語解釋:
    志:抱負。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夠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
    3294

    志大才疏

    成語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成語解釋:
    志:抱負;疏:粗疏;薄弱。志向遠大;才能不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3295

    指東打西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dǎ xī
    成語解釋:
    指著東方打西方,打得別人防不勝防
    成語出處:
    《七俠五義》第92回:“那知小俠指東打西,竄南躍北,猶如虎蕩羊群,不大的功夫,打了個落花流水。”
    3296

    直道而行

    成語拼音:
    zhí dào ér x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公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3297

    中道而止

    成語拼音:
    zhōng dào ér zhǐ
    成語解釋: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3298

    織當訪婢

    成語拼音:
    zhī dāng fǎng bì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應該向內行請教。
    成語出處:
    《宋書·沈慶之傳》:“治國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由濟?”
    3299

    擲地賦聲

    成語拼音:
    zhì dì fù shēng
    成語解釋:
    見“擲地金聲”。
    成語出處:
    明·鄭若庸《玉玦記·赴試》:“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擲地賦聲難比。”
    3300

    指冬瓜罵葫蘆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guā mà hú lú
    成語解釋:
    指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
    成語出處: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