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421

    至公無我

    成語拼音:
    zhì gōng wú wǒ
    成語解釋:
    至:極,最;公:無私。公正到極點,絲毫沒有私心
    成語出處:
    元·劉祁《歸潛志》第七卷:“士大夫為吏者,當以至公無我處之,事自理,民自服。”
    3422

    志高行潔

    成語拼音:
    zhì gāo xíng jié
    成語解釋:
    志向美好高潔,品行端正嚴肅。指志向高遠,又能砥礪操行
    成語出處:
    梁啟超《羅蘭夫人傳》:“布列梭、布科、魯卡埃諸賢……年少氣銳,志高行潔。”
    3423

    止戈興仁

    成語拼音:
    zhǐ gē xīng rén
    成語解釋: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成語出處:
    《漢晉春秋》:“將欲止戈興仁,為百姓請命。”
    3424

    枝干相持

    成語拼音:
    zhī gàn xiāng xhí
    成語解釋:
    比喻相互扶持。同“枝葉相持”。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暨乎戰國,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為庶人,猶枝干相持,得居虛位。”
    3425

    擲果盈車

    成語拼音:
    zhì guǒ yíng chē
    成語解釋:
    盈:充滿。比喻女子對美男子的愛慕
    成語出處:
    明·梅鼎祚《玉合記·炯約》:“其人如玉,空教擲果盈車,當此春景融和,不奈鄉心迢遞。”
    3426

    鉆故紙堆

    成語拼音:
    zuàn gù zhǐ duī
    成語解釋:
    故紙:指古籍。指一味鉆研古籍而脫離現實。亦作“鉆故紙”、“鉆研故紙”。
    成語出處:
    《柏楊雜文集·濁世人間》:“關于這些,我們既沒有時間鉆故紙堆,也沒有能力鉆故紙堆,我們只是提醒讀者老爺,這種把一半中國人硬生生折喪成殘廢的文化,至少在中國已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3427

    知根知底

    成語拼音:
    zhī gēn zhī dǐ
    成語解釋:
    指有較深入的了解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難,必須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還要單上開封府出首去。”
    3428

    振國之患

    成語拼音:
    zhèn guó zhī huàn
    成語解釋:
    振:拯救;患:災難,禍患。拯救國家的禍息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陳丞相世家》:“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雄,振國家之患。”
    3429

    指顧之間

    成語拼音:
    zhǐ gù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指:用手指;顧:回頭看。用手一指或回頭一看的瞬間。比喻時間十分短暫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上總制書》:“指顧之間,勇怯立異,呼吸之際,勝負頓殊。”
    3430

    指顧之際

    成語拼音:
    zhǐ gù zhī jì
    成語解釋:
    指:用手指;顧:回頭看。用手一指或回頭一看的瞬間。比喻時間十分短暫
    成語出處:
    唐·李朝威《柳毅傳》:“俄見碧山出于遠波……指顧之際,山與舟相逼,乃有彩船自山馳來。”
    3431

    指古摘今

    成語拼音:
    zhǐ gǔ zhāi jīn
    成語解釋:
    摘:選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氣縱橫,議論鋒利
    成語出處:
    清·徐麟《長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詩鳴長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無不心折。”
    3432

    佐國之謀

    成語拼音:
    zuǒ guó zhī móu
    成語解釋:
    佐:協助;謀:謀略。協助治國的謀略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第五倫傳》:“拔于囚虜之中,信其佐國之謀。”
    3433

    鐘鼓之色

    成語拼音:
    zhōng gǔ zhī sè
    成語解釋:
    見“鐘鼓之色”。
    成語出處:
    《管子·小問》:“夫欣然喜樂者,鐘鼓之色也。”
    3434

    至高至上

    成語拼音:
    zhì gāo zhì shàng
    成語解釋:
    至:最。最高,無可再高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吳蓀甫忍不住笑了。范博文向來的議論——傖俗的布爾喬亞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藝術云云。”
    3435

    止戈之武

    成語拼音:
    zhǐ gē zhī wǔ
    成語解釋:
    戈:兵器。能平息戰亂,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光武帝紀》:“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斯亦止戈之武焉。”
    3436

    至關重要

    成語拼音:
    zhì guān zhòng yào
    成語解釋:
    指具有特別重大影響或后果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這次命運的大決戰不僅對她是至關重要的,對所有的同學都一樣。”
    3437

    中冓之言

    成語拼音:
    zhōng gòu zhī yán
    成語解釋:
    中冓:內室。內室的私房話。也指有傷風化的丑話。
    成語出處:
    《詩經·鄘風·墻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漢書·濟川王明傳》:“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
    3438

    鐘鼓之樂

    成語拼音:
    zhōng gǔ zhī yuè
    成語解釋:
    鐘鼓;鐘與鼓,樂器。指鐘鼓一類的音樂
    成語出處:
    漢·賈誼《論時政疏》:“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
    3439

    忠果正直

    成語拼音:
    zhōng guǒ zhèng zhí
    成語解釋: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成語出處:
    漢·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雪。”
    3440

    疐后跋前

    成語拼音:
    zhì hòu bá qián
    成語解釋:
    疐:同“躓”,顛躓;跋:踏,踩。比喻進退兩難
    成語出處: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兩造交哄,勢極洶洶,我政府疐后跋前,莫知所適。”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