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語 (4064個)
-
2241
韶顏稚齒
- 成語拼音:
- sháo yán zhì chǐ
- 成語解釋:
- 謂年輕而容貌美好。
- 成語出處:
- 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
2242
池魚之禍
- 成語拼音:
- shi yú zhī huò
- 成語解釋:
- 見“池魚之殃”。
- 成語出處: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運變革。地方將有兵戈大亂,不產這光景了。你快擇善地而居,免受池魚之禍。’”
-
2243
桑榆之景
- 成語拼音:
- sāng yú zhī jǐng
- 成語解釋:
- 指晚年時光。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謝分司東都表》:“雖迫桑榆之景,猶傾葵藿之心。”
-
2244
鼪鼬之徑
- 成語拼音:
- shēng yòu zhī jìng
- 成語解釋:
- 鼪:黃鼠狼;鼬:指黃鼬之類的動物;徑:小路。黃鼠狼等來往的小路。引申為荒涼偏僻的小道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蛩然而喜矣。”
-
2245
池魚之慮
- 成語拼音:
- shi yú zhī lǜ
- 成語解釋:
- 謂擔憂無端受累遭災。
- 成語出處:
- 《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羅店鎮志》:“訛傳丁國恩率大兵會剿羅店,蓋以吾鎮賊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魚之慮,一時驚惶無措,各扶老攜幼避匿四鄉,半皆露宿。”
-
2246
什一之利
- 成語拼音:
- shí yī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什一:十分之一。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潤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楊惲傳》:“惲幸有余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
-
2247
射魚指天
- 成語拼音:
- shè yú zhǐ tiān
- 成語解釋:
- 向天射魚。喻雖勞而必無所獲。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知度》:“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出。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
-
2248
生知安行
- 成語拼音:
- shēng zhī 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2249
四至八道
- 成語拼音:
- sì zhì bā dào
- 成語解釋:
- 舊時標志土地界域的用語。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處及通往的道路。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
-
2250
四肢百骸
- 成語拼音:
- sì zhī bǎi hái
- 成語解釋:
- 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詩:“四肢與百骸,屈曲如杯錈。”
-
2251
十之八九
- 成語拼音:
- shí zhī bā ji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極大的可能性。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今天下之勢,歸韋溫的十之八九。”
-
2252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 成語拼音:
- 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 成語解釋:
-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
2253
神志不清
- 成語拼音:
- shén zhì bù qīng
- 成語解釋:
- 神志錯亂或精神錯亂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
2254
神智不清
- 成語拼音:
- shén zhì bù qīng
- 成語解釋:
- 神智:意識。神志錯亂或精神錯亂
- 成語出處: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他遍體鱗傷,呼吸微弱,神智不清,不吃不喝,只等著死了!”
-
2255
矢志不屈
- 成語拼音:
- shǐ zhì bù qū
- 成語解釋:
- 矢:通“誓”;屈:屈服。立志決不屈服
- 成語出處:
- 清·顧彩《髯樵傳》:“義哉髯也,見義必為,矢志不屈,求之士人中,亦幾幾難之。”
-
2256
四肢百體
- 成語拼音:
- sì zhī bǎi tǐ
- 成語解釋:
- 見“四肢百骸”。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四肢百體一齊往外漲,差一些沒把大襖,幸虧是新買的,撐開了綻。”
-
2257
矢志不渝
- 成語拼音:
- shǐ zhì bù yú
- 成語解釋:
- 表示永遠不變心。
- 成語出處:
- 《晉書 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2258
矢志不移
- 成語拼音:
- shǐ zhì bù yí
- 成語解釋:
- 發誓立志;決不改變。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屢勸駕,邵氏矢志不搖。”
-
2259
矢志不搖
- 成語拼音:
- shǐ zhì bù yáo
- 成語解釋:
- 矢:通“誓”,發誓;搖:動搖。發誓立志,決不改變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屢勸駕,而邵氏矢志不搖。”
-
2260
山止川行
- 成語拼音:
- shān zhǐ chu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喻堅不可摧,行不可阻。
- 成語出處:
- 清·唐甄《潛書·兩權》:“誠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勢也;以戰必勝,以攻必取者也。”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