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201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成語拼音: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成語解釋: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戶人家的小城鎮,也有忠信的人。指處處都有賢人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2202

    十手爭指

    成語拼音:
    shí shǒu zhēng zhǐ
    成語解釋:
    謂人如有不善,眾人則爭相指責。語本《禮記 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成語出處:
    語出《禮記·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2203

    繩樞之子

    成語拼音:
    shéng shū zhī zǐ
    成語解釋:
    樞:門上的轉軸;繩樞:用繩子系樞軸。形容生活貧窮的人或指貧苦人家子弟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2204

    殊涂同致

    成語拼音:
    shū tú tóng zhì
    成語解釋:
    猶殊途同歸。
    成語出處:
    《晉書·嵇康傳》:“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
    2205

    殊涂一致

    成語拼音:
    shū tú yī zhì
    成語解釋:
    殊:不同的;涂:道路。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個結局。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達到同一目的
    成語出處:
    《晉書·刁協傳》:“夫大道宰匹,殊涂一致。”
    2206

    率土之濱

    成語拼音:
    shuài tǔ zhī bīn
    成語解釋:
    沿著王土的邊涯。猶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內。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謝歷日表》:“臣聞天道無私,所以運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時,聿令率土之濱,共樂同文之化。”
    2207

    桑土之防

    成語拼音:
    sāng tǔ zhī fáng
    成語解釋:
    喻防患于未然。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王鑒川計貢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備之慮,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2208

    桑土之謀

    成語拼音:
    sāng tǔ zhī móu
    成語解釋:
    喻勤于經營謀劃,防患未然。
    成語出處:
    《明史·趙世卿傳》:“古者國家無事則預桑土之謀,有事則議全湯之策。”
    2209

    誓天指日

    成語拼音:
    shì tiān zhǐ rì
    成語解釋:
    對著天、日發誓。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正俗》:“而其臣抱君之遺孤,奔走海島,誓天指日,擁立為帝。”
    2210

    誓無二志

    成語拼音:
    shì wú èr zhì
    成語解釋:
    二志:二心。立誓決不變心。形容意志堅定專一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5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師三十里,寡君愿以國從,誓無二志。”
    2211

    手無縛雞之力

    成語拼音: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語解釋:
    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他就鉆過去了。”
    2212

    深文羅織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luó zhī
    成語解釋:
    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條文苛細嚴峻;羅織:虛構種種罪名,對無辜者加以誣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文,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
    成語出處:
    清·汪琬《跋序》:“此皆當國者深文羅織,不足為據。”
    2213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成語解釋: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2214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2215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卓:直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居膺禪師法嗣》:“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么。’”
    2216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九回:“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弄得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只得仍縮在娘身邊。”
    2217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2218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成語出處:
    《病玉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話也罷,到了日后,才覺得俺不是說笑話哩。”
    2219

    視為知己

    成語拼音:
    shì wéi zhī jǐ
    成語解釋:
    看成好朋友。
    成語出處: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63回:“獨故太仆灌夫,卻與嬰沆瀣相投,始終交好,不改故態,嬰遂視為知己,格外情深。”
    2220

    士為知己者死

    成語拼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成語解釋: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成語出處:
    《戰國策 趙策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