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981

    權重秩卑

    成語拼音:
    quán zhòng zhì bēi
    成語解釋:
    權力大官品低。
    成語出處: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額外大學士》:“而后有殿閣大學士之設,官止五品,權重秩卑,殊不相稱。”
    1982

    竊簪之臣

    成語拼音:
    qiè zān zhī chén
    成語解釋:
    簪:簪子。比喻擁有一種微末技能可以排除危難的人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竊簪之臣,雞鳴之客是也。”
    1983

    杞梓之林

    成語拼音:
    qǐ zǐ zhī lín
    成語解釋:
    比喻眾多的人材。
    成語出處:
    唐·李庾《西都賦》:“殷廟羞瑚璉之器,楚材慚杞梓之林。”
    1984

    強直自遂

    成語拼音:
    qiáng zhí zì suí
    成語解釋:
    謂剛正而自行其意,不為人所動搖。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朱暉傳》:“暉好節概,有所拔用,皆厲行之士,表善黜惡,抑強絕邪,歲常豐熟,吏民畏而愛之,為之歌曰:‘強直自遂,南陽朱季,吏畏其威,民懷其惠。’”
    1985

    臍脂自照

    成語拼音:
    qí zhī zì zhào
    成語解釋:
    燃起肚臍的脂肪,為自己照明。比喻壞人最終沒有好下場,自作自受
    成語出處:
    1986

    若敖之鬼

    成語拼音:
    ruò áo zhī guǐ
    成語解釋:
    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比喻沒有后代,無人祭祀。
    成語出處:
    《左傳 宣公四年》:“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
    1987

    冗不見治

    成語拼音:
    rǒng bù jiàn zhì
    成語解釋:
    冗:繁雜;治:治績。事務繁雜,無所建樹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三年博士,冗不見治。”
    1988

    如臂使指

    成語拼音:
    rú bì shǐ zhǐ
    成語解釋: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1989

    人不知,鬼不覺

    成語拼音:
    rén bù zhī,guǐ bù jué
    成語解釋: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不知,鬼不覺,天來高,地來厚。”
    1990

    入不支出

    成語拼音:
    rù bù zhī chū
    成語解釋:
    支:付出。收入不夠支付用度
    成語出處:
    宋·朱熹《行宮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貧……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賦之外,多收加耗,重折價錢,尚且入不支出,公私俱困。”
    1991

    潤筆之絹

    成語拼音:
    rùn bǐ zhī juàn
    成語解釋:
    為人作詩文書畫所得的報酬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回:“荷生自舊臘入都,迄今已九閱月,潤筆之絹,諛墓之金,到手隨盡。”
    1992

    潤筆之資

    成語拼音:
    rùn bǐ zhī zī
    成語解釋:
    為人作詩文書畫所得的報酬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因文得錢,乃曰稽古之力。”
    1993

    如潮涌至

    成語拼音:
    rú cháo yǒng zhì
    成語解釋:
    像潮涌一樣,比喻某種事物來勢甚猛
    成語出處:
    1994

    如椽之筆

    成語拼音:
    rú chuán zhī bǐ
    成語解釋: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筆。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徇傳》:“徇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
    1995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成語拼音: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成語解釋: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996

    如法炮制

    成語拼音:
    rú fǎ páo zhì
    成語解釋: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成語出處: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1997

    如法泡制

    成語拼音:
    rú fǎ pào zhì
    成語解釋:
    見“如法炮制”。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再談香港》:“兩個茶房將第二箱抬到艙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書又變成了一箱半,還撕碎了幾個厚紙包。”
    1998

    人各有志

    成語拼音:
    rén gè yǒu zhì
    成語解釋:
    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志向。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管寧傳》:“太祖曰:'人各有志,出處異趣。'”
    1999

    弱冠之年

    成語拼音:
    ruò guàn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成語出處:
    清·吳騫《拜經樓詩話》第四卷:“所謂才子者,須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學問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稱之。”
    2000

    如獲至寶

    成語拼音:
    rú huò zhì bǎo
    成語解釋:
    最珍貴的東西。形容對于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
    成語出處:
    宋 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