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語 (4064個)
-
1961
棄之可惜
- 成語拼音:
- qì zhī kě xī
- 成語解釋:
- 扔掉它未免可惜。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
1962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 成語拼音:
-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 成語解釋:
- 指拋棄覺得可惜,但吃起來沒有味道。讓人陷于進退兩難中
- 成語出處:
-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
1963
青枝綠葉
- 成語拼音:
- qīng zhī lǜ yè
- 成語解釋:
- ①青綠色的枝葉。多指生長茂盛的樹木。②比喻年輕。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里,炙得焦干,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
-
1964
氣壯理直
- 成語拼音:
- qì zhuàng lǐ zhí
- 成語解釋:
- 謂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 成語出處:
- 義俠《為滇越鐵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無端廢約于先,吾滇人要求廢約于后,氣壯理直,諒法人不復狡焉思逞。”
-
1965
全知全能
- 成語拼音:
- quán zhī quán néng
- 成語解釋:
-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鄭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無私的。”
-
1966
全智全能
- 成語拼音:
- quán zhì quán néng
- 成語解釋:
-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黨內團結的辨證方法》:“我看要是自稱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樣,那種思想是不妥當的。”
-
1967
強枝弱本
- 成語拼音:
- qiáng zhī ruò běn
- 成語解釋:
- 喻地方勢力強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勢。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史綱評要·唐玄宗》:“強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猶然,況犬羊乎?”
-
1968
趨之若鶩
- 成語拼音:
- qū zhī ruò wù
- 成語解釋:
- 趨:奔赴;舊附快走。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急著趕去。
- 成語出處:
-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
1969
趨之如鶩
- 成語拼音:
- qū zhī rú wù
- 成語解釋:
- 趨:快走;鶩:野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競相追逐某一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1卷:“畢尚書宏獎風流,一時學士文人趨之如鶩。”
-
1970
趨之若騖
- 成語拼音:
- qū zhī ruò wù
- 成語解釋:
- 鶩: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騖呢!”
-
1971
情之所鐘
- 成語拼音:
- qíng zhī suǒ zhōng
- 成語解釋:
- 鐘:匯聚,專注。指癡情所向,十分專注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衍傳》:“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則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
1972
千枝萬葉
- 成語拼音:
- qiān zhī wàn yè
- 成語解釋:
- 樹的枝葉很多。形容關系錯綜復雜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辟若伐樹而引其本,千枝萬葉,則莫得弗從也。”
-
1973
旗幟鮮明
- 成語拼音:
- qí zhì xiān míng
- 成語解釋:
- 旗:軍隊用的旗幟。原指軍旗鮮艷;后指對某些問題態度明朗。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兀術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旗幟鮮明,刀槍密布,不知何故。”
-
1974
敲脂吸髓
- 成語拼音:
- qiāo zhī xī suǐ
- 成語解釋:
- 脂:油脂。比喻剝削壓迫極其殘酷
- 成語出處:
-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24回:“便可饒了那些助餉的百姓,偏要獻勤解到金營,敲脂吸髓,竭盡無余。”
-
1975
情至意盡
- 成語拼音:
- qíng zhì yì jìn
- 成語解釋:
- 指對人的情誼已經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唐 孔穎達疏《詩 大雅 板》:“我老夫教諫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盡,何為汝等而未知?”
-
1976
屈指一算
- 成語拼音:
- qū zhǐ yī suàn
- 成語解釋: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
-
1977
棄智遺身
- 成語拼音:
- qì zhì yí shēn
- 成語解釋:
- 謂不與人斗智爭利,忘記自身的存在。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琴詩自樂,遠游可珍。含道獨往,棄智遺身。寂乎無累,何求于人?”
-
1978
瓊枝玉樹
- 成語拼音:
- qióng zhī yù shù
- 成語解釋:
- 指披上冰雪的樹木。也比喻品格高潔的人。
- 成語出處:
- 北宋·柳永《尉遲懷》詞:“綢繆鳳陣鴛被,深深處,瓊枝玉樹相倚。”
-
1979
秦智虞愚
- 成語拼音:
- qín zhì yú yú
- 成語解釋:
- 春秋時期虞國大夫百里奚無所作為,虞亡后入秦,輔佐穆公建立霸業。指一個人的才能只有在適當的環境中才能發揮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光祿大夫贈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通鐵山王公墓志銘》:“楚材晉用,國土所以長嗟;秦智虞愚,賢哲為之永嘆。”
-
1980
瓊枝玉葉
- 成語拼音:
- qióng zhī yù yè
- 成語解釋:
- 封建時代稱皇家后裔。
- 成語出處:
- 唐·蕭穎士《為揚州李長史賀立皇太子表》:“況瓊枝挺秀,玉葉資神,允厘監撫,儀形稚頌。”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