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語 (4064個)
-
2021
如入無人之境
- 成語拼音:
- rú rù wú rén zhī jìng
- 成語解釋:
- 境:地方。象到了沒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節節勝利,沒有遇到抵抗。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漢書 杜重威傳》:“每敵騎數十驅漢人千萬過城下,如入無人之境,重威但登陴注目,略無邈取之意。”
-
2022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成語拼音:
-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 成語解釋:
-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
-
2023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成語拼音:
-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
- 成語解釋:
- 芝:通“芷”,香草;蘭:香草。好像進入滿是香草的房間,聞久了就不能聞出香味。比喻在某種環境里呆久了,習以為常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2024
仁人志士
- 成語拼音:
- rén rén zhì shì
- 成語解釋:
-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樂山也。”
-
2025
人事不知
- 成語拼音:
- rén shì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見“人事不省”。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一二○回:“寶釵哭得人事不知。”
-
2026
人所共知
- 成語拼音:
- rén suǒ gòng zhī
- 成語解釋:
- 人人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封建》:“百于古今之變,利害之實,人所共知而易見者,亦復乖戾如此。”
-
2027
染神亂志
- 成語拼音:
- rǎn shén luàn zhì
- 成語解釋:
- 謂思想受到迷惑擾亂。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筆頭雖寫得數句詩,所謂本心不正,脈理皆邪,讀之將恐染神亂志,非徒無益。’某佩服其言。”
-
2028
染絲之變
- 成語拼音:
- rǎn sī zhī biàn
- 成語解釋:
- 《墨子·所染》:“捍墨子呴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后因以“染絲之變”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境影響而變得不同。
- 成語出處:
- 《墨子·所染》:“[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
2029
弱水之隔
- 成語拼音:
- ruò shuǐ zhī gé
- 成語解釋:
- 比喻相隔極遠,到達不了。
- 成語出處:
-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地理類》:“遠不能到,云如有弱水之隔。”
-
2030
人鼠之嘆
- 成語拼音:
- rén shǔ zhī tàn
- 成語解釋:
- 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懸殊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
2031
如天之福
- 成語拼音:
- rú tiān zhī fú
- 成語解釋:
- 形容福氣特別大。
- 成語出處:
- 明·葉憲祖《鸞鎞記·挫權》:“把如天之福,沒來由選擇伊家。”
-
2032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 成語拼音:
- 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
- 成語解釋:
- 形容生活條件并不好。
- 成語出處:
- 《列女傳·賢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懷楚國之憂,其可乎?”
-
2033
容膝之地
- 成語拼音:
- róng xī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居室的狹窄
- 成語出處:
-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審容膝之易安。”
-
2034
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 成語拼音:
-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 成語解釋: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
2035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成語拼音:
-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 成語解釋: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成語出處:
-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2036
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 成語拼音:
-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
- 成語解釋:
- 指自己直接經歷的事,自己最了解
- 成語出處:
- 唐·善無畏《大日經疏》第12卷:“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
2037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 成語拼音:
-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 成語解釋:
-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成語出處:
- 魯迅《故事新編·序言》:“況且‘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話來說,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罷。”
-
2038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 成語拼音:
- 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恒:月上弦。像逐漸圓滿的上弦月亮,像太陽剛剛升起。比喻正處在興盛時期或有強大的生命力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
2039
仁義之師
- 成語拼音:
- rén yì zhī shī
- 成語解釋:
- 師:軍隊。伸張仁愛正義討伐邪惡的軍隊。亦作“仁義之兵”。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吾欲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義之師,吊民伐罪,四海引領而望,孰不歸心?”
-
2040
人之常情
- 成語拼音:
- rén zhī cháng qíng
- 成語解釋:
-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 粱 江淹《雜體詩三十首》序:“文貴遠賤近,人之常情;重耳輕目,俗之恒弊。”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