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i的成語 (3682個)

    101

    拔毛濟世

    成語拼音:
    bá máo jì shì
    成語解釋:
    指受輕微損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成語出處:
    語出《列子 楊朱》:“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
    102

    八面駛風

    成語拼音:
    bā miàn shǐ fēng
    成語解釋:
    駛:駕馭。形容善于見風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轉,吃得開
    成語出處:
    老舍《神拳》第三幕:“八面駛風,左右逢源,真乃諸葛亮也。”
    103

    百年好事

    成語拼音:
    bǎi nián hǎo shì
    成語解釋:
    指婚姻喜事。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我與你姐姐百年好事,千金重擔只在此兩件上面了!萬望龍香姐竭力周全,討個回音則個。”
    104

    搬弄是非

    成語拼音:
    bān nòng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回:“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調三窩四。”
    105

    不寧唯是

    成語拼音:
    bù níng wéi shì
    成語解釋: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
    106

    不欺暗室

    成語拼音:
    bù qī àn shì
    成語解釋:
    欺:欺騙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見的地方。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成語出處:
    《漢魏南北朝墓志銘集釋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107

    不切實際

    成語拼音:
    bù qiē shí jì
    成語解釋:
    不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98回:“若是徒有虛名,不切實際,那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了!”
    108

    不欺室漏

    成語拼音:
    bù qī shì lòu
    成語解釋:
    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原指獨處于室時慎守善德,無愧于心。后轉義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邪念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3回:“自是大臣守正,不欺室漏。”
    109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成語拼音: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成語解釋:
    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曾經說過:‘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這就是張伯倫政策的必然結果。’”
    110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成語拼音:
    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
    成語解釋: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活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11

    補闕拾遺

    成語拼音:
    bǔ quē shí yí
    成語解釋:
    闕:通“缺”,缺失。拾遺:補錄遺漏。補錄缺失遺漏的內容。
    成語出處:
    《晉書 張軌傳》:“圣王將舉大事,必崇三訊之法,朝置諫官以匡大理,疑承輔弼以補闕拾遺。”
    112

    并日而食

    成語拼音:
    bìng rì ér shí
    成語解釋:
    并日:兩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兩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糧食。形容生活窮困。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鄭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113

    不忍釋卷

    成語拼音:
    bù rěn shì juàn
    成語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音律》:“予初閱時不忍釋卷,及考其聲韻,則一無定軌。”
    114

    不辱使命

    成語拼音:
    bù rǔ shǐ mìng
    成語解釋: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115

    不入時宜

    成語拼音:
    bù rù shí yí
    成語解釋: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成語出處:
    宋 費袞《梁溪漫志 侍兒對東坡語》:“朝云乃曰:‘學士一肚皮不入時宜。’”
    116

    不如意事常八九

    成語拼音: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
    成語解釋:
    不順心的事情經常會發生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南詞·十二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語人言無二三。”
    117

    不事邊幅

    成語拼音:
    bù shì biān fú
    成語解釋:
    指不修邊幅。
    成語出處:
    《北史 王羆傳》:“羆性儉率,不事邊幅。”
    118

    百世不磨

    成語拼音:
    bǎi shì bù mó
    成語解釋:
    磨:消滅,磨滅。千秋萬代永不磨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南匈奴傳論》:“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119

    百世不易

    成語拼音:
    bǎi shì bù yì
    成語解釋:
    千秋萬代永不改變。
    成語出處:
    《漢書 鄒陽傳》:“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臣愿大王孰計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120

    不識不知

    成語拼音:
    bù shí bù zhī
    成語解釋:
    沒有多少知識。舊喻民風淳樸。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堯乃微服游于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 shi成語,shi的成語,帶s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