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的成語 (3682個)
-
61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 成語拼音:
- bù gēng ér shí,bù cán ér yī
- 成語解釋:
- 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蠶:養蠶。不種田卻有飯吃,不養蠶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相刺》:“而無益于理,往來浮游,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
62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 成語拼音:
- bù gēng ér shí,bù zhī ér yī
- 成語解釋:
- 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不種田卻有飯吃,不織布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燒香吃茶。”
-
63
卑宮菲食
- 成語拼音:
- bēi gōng fěi shí
- 成語解釋:
- 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 泰伯》:“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
64
不干好事
- 成語拼音:
- bù gàn hǎo shì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65
閉關絕市
- 成語拼音:
- bì guān jué shì
- 成語解釋:
- 封閉關口,不與外界通商。
- 成語出處:
- 清 林則徐《擬頒發檄諭英國國王稿》:“外來之物,皆不過以供玩好,可有可無,即非中國要需,何難閉關絕市。”
-
66
補過飾非
- 成語拼音:
- bǔ guò shì fēi
- 成語解釋:
-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6卷:“文士筆墨,為人補過飾非,往往如是。”
-
67
杯弓市虎
- 成語拼音:
- bēi gōng shì hǔ
- 成語解釋:
- 指捕風捉影,疑慮重重,自相驚擾。參見“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 成語出處:
- 詧盦《學界風潮記 天津商學界之活動》:“同時傳來上海有罷市之說,以致杯弓市虎,危機伺伏,人心恐惶,險狀萬分。”
-
68
不管三七二十一
- 成語拼音:
- 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 成語解釋:
-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左手交銀,右手交人,若三日沒有來時,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頓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
69
不甘示弱
- 成語拼音:
- bù gān shì ruò
- 成語解釋:
- 甘:甘心;情愿;示:表示;顯示;弱:差;不足。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別人差。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 我的第一個師父》:“鄉下人大抵有些頑固,以為和尚是只應該念經拜懺的,臺下有人罵了起來。師父不甘示弱,也給他們一個回罵。”
-
70
悲觀失望
- 成語拼音:
- bēi guān shī wàng
- 成語解釋:
- 對世事懷有喪失信心消極的看法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我們決不悲觀失望,我們是樂觀的。”
-
71
補過拾遺
- 成語拼音:
- bǔ guò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拾遺:糾正帝王的過失。填補、糾正帝王的過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過失、缺點。
- 成語出處:
- 《漢書 汲黯傳》:“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愿也。
-
72
悲觀厭世
- 成語拼音:
- bēi guān yàn shì
- 成語解釋:
- 厭世:厭棄人世。指對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頹喪;厭棄人世。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他們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稱為‘暴露文學’,還有簡直是專門宣傳悲觀厭世的。”
-
73
稗官野史
- 成語拼音:
- bài guān yě shǐ
- 成語解釋:
- 稗官:古代其職為搜集街談巷議、風俗故事;供皇帝省覽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泛稱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即小說野史之類。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7卷:“話說世間稗官野史中,多有記載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
74
幫虎吃食
- 成語拼音:
- bāng hǔ chī s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4回:“先著了幾個賴皮幫虎吃食的生員,在文廟行香的時節,出力講了一講。”
-
75
不合實際
- 成語拼音:
- bù hé shí jì
- 成語解釋:
- 指想法、計劃等不現實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凡是主觀主義的,不合實際的,都是錯誤的。”
-
76
不合時宜
- 成語拼音:
- bù hé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哀帝紀》:“朕過聽賀良等言,冀為海內獲福,卒亡嘉應。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
77
背惠食言
- 成語拼音:
- bèi huì shí yán
- 成語解釋:
- 指忘恩失信。
- 成語出處:
- 《周書 楊薦傳》:“薦至蠕蠕,責其背惠食言,并論結婚之意。”
-
78
不遑暇食
- 成語拼音:
- bù huáng xiá shí
- 成語解釋:
- 沒有時間吃飯。形容工作緊張、辛勤。
- 成語出處:
- 《書 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孔穎達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復語。猶云‘艱難’也。”一說,沒有閑暇時間從容地吃飯。
-
79
八九不離十
- 成語拼音:
- bā jiǔ bù lí shí
- 成語解釋:
- 指與實際情況很接近。
- 成語出處:
- 老舍《柳屯的》:“我不敢說是明白他,不過講猜測的話,我或者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
80
避跡藏時
- 成語拼音:
- bì jì cáng shí
- 成語解釋:
- 指逃避時世。
- 成語出處:
- 唐 賈至《微子廟碑頌》:“而君崎嶇險阻,避跡藏時。”
* shi成語,shi的成語,帶s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