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shi的漢字
sa
sai
san
sang
sao
se
sen
seng
sha
shai
shan
shang
shao
she
shei
shen
sheng
shi
shou
shu
shua
shuai
shuan
shuang
shui
shun
shuo
si
song
sou
su
suan
sui
sun
suo
拼音是shi的字有:是、時、事、十、使、實、世、士、師、市、史、式、失、始、識、似、視、示、勢、食、施、試、室、氏、詩、適、侍、釋、澤、尸、飾、殖、駛、謚、濕、仕、誓、矢、碩、逝、獅、恃、蝕、嗜、軾、峙、拭、噬、噓、屎、弒、豕、柿、筮、舐、虱、祏、諡、螫、蓍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是 | shì | 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自以為是。實事求是。你說得極是。應當早做準備才是。2.認為正確: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詞。這;這個: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氣晴朗。6.聯系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節約是不浪費的意思。7.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那瓶墨水是紅的。我是來看他的。8.聯系兩種事物,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他是一片好心。咱們是好漢一言,快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滿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或動詞,連用兩個這樣的格式,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當年年一個樣哪!。說是說,做是做,有意見也不能耽誤干活兒。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讓步,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長了點。東西舊是舊,可是還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兒吃飯。12.用在句首,加重語氣:是誰告訴你的?。是國防戰士,日日夜夜保衛著祖國,咱們才能過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詞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詞前面,含有“適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這場雨下的是時候。東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選擇問句、是非問句或反問句里:你是吃米飯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嗎?。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須重讀)表示堅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我打聽清楚了,他那天是沒去。這本書是好,你可以看看。 |
時 | shí | 1.時間(對空間而言):時空觀念。2.時代;時候:古時。唐時。戰時。3.時間單位。舊指時辰,現指小時,即一日(一個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規定的時間:按時上班。過時作廢。5.季節:四時如春。6.現在的;當時的:時事。時興。7.時俗;時尚:入時。8.副詞。時常:時時。時有錯誤。9.有時候:時陰時晴。10.時機:不誤農時。 |
事 | shì | 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
十 | shí |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
使 | shǐ | 1.派遣;支使:使喚。使人去打聽消息。2.使用:使拖拉機耕地。這支筆很好使。使上點肥料。3.讓;叫;致使:辦事使群眾滿意。加強質量管理,使產品合格率不斷上升。4.假如。5.奉使命辦事的人:使節。大使。公使。特使。學使(科舉時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試的官員)。 |
實 | shí | 1.內部完全填滿,沒有空隙:實心兒。把窟窿填實了。2.真實;實在(跟“虛”相對):實話。實心眼兒。實事求是。3.實際;事實:失實。名實相副。4.果實;種子:芡實(雞頭米)。開花結實。5.姓。 |
世 | shì | 1.時代:近世。當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傳一代的:世醫。世交。4.指有世交關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輩分:第十五世孫。6.世界;社會:舉世無雙。公之于世。7.地質年代分期的第四級。如新生代第四紀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
士 | shì | 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 |
師 | shī | 1.傳授知識、技術的人:教師。2.掌握某種專門知識、技術的人:工程師。理發師。3.效法:師法。4.榜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5.軍隊:出師。勞師動眾。6.軍隊編制單位。在軍之下,團之上。7.由師徒關系或師生關系產生的:師母。師兄。8.對和尚、尼姑的尊稱:禪師。師太。 |
市 | shì | 1.做買賣的地方:開市。上市。2.城市:市區。市容。3.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有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轄市等。4.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市尺。5.買:市賤鬻貴。 |
史 | shǐ | 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 |
式 | shì | 1.樣子:新式。中式。2.格式:程式。法式。3.儀式;典禮:開幕式。閱兵式。4.自然科學中表明某種關系或規律的一組符號:算式。分子式。方程式。5.一種語法范疇。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表示說話者對所說事情的主觀態度。如敘述式、命令式等。 |
失 | shī | 1.丟掉:遺失。喪失。2.找不著:迷失路徑。3.違背:失信。失約。4.沒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沒有達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變常態:失色。失神。7.錯誤:過失。千慮一失。 |
始 | shǐ | 1.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始。始終。始祖。始創。周而復始。2.才,剛才:方始。始悟(才覺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
識 | shí|zhì | [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
似 | sì|shì | [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爾。2.副詞。似乎;好像:似屬可信。貌似有理。3.勝過;超過: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動詞性詞語的后面,表示和某種事物、情況相像:瓢潑似大雨。飛也似跑去。像別人都不知道似。 |
視 | shì | 1.看:視力。視線。近視。熟視無睹。2.看待:輕視。重視。藐視。一視同仁。3.考察:視察。巡視。監視。4.姓。 |
示 | shì | 把事物擺出來或指出來使人知道;表示:告示。指示。顯示。暗示。示意。示范。示威。示眾。 |
勢 | shì | 1.勢力:權勢。人多勢眾。仗勢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現出來的趨向:來勢。勢如破竹。3.自然界的現象或形勢:山勢。地勢。水勢洶涌。4.政治、軍事或其他社會活動方面的狀況或情勢:局勢。大勢所趨。5.姿態:手勢。姿勢。6.雄性生殖器:去勢。 |
食 | shí|sì|yì | [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
施 | shī | 1.施行2.;施展:實施。措施。施工。無計可施。3.給予:施禮。施壓力。4.施舍:施診。施與。5.在物體上加某種東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
試 | shì | 1.實驗;嘗試:試航。試制。2.考試:試題。口試。 |
室 | shì | 1.屋子:教室。室內。2.機關、工廠、學校等內部的辦事部門:調研室。會計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屬或妻子:家室。繼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氏 | shì|zhī | [shì]1.姓(張氏是“姓張的”):張氏兄弟。2.舊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后,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作為稱呼:趙王氏(夫姓趙,父姓王)。3.對名人專家的稱呼:顧氏(顧炎武)《日知錄》。攝氏溫度計。達爾文氏。4.用在親屬關系字的后面稱自己的親屬:舅氏(母舅)。母氏。5.姓。[zhī]見〖月氏〗。 |
詩 | shī | 1.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發情感。2.(Shī)姓。 |
適 | shì|kuò | [shì]1.相合:適用。適意。2.舒服:安適。3.恰巧:適逢其會。4.去:無所適從。5.舊指女子出嫁:適人。[kuò]迅疾。用于人名。姓氏 |
侍 | shì | 1.陪伴侍候:服侍。侍立。2.姓。 |
釋 | shì | 1.說明;解說:注釋。解釋。2.消除:釋疑。冰釋。3.放開;特指釋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釋放。保釋。4.放下:手不釋卷。如釋重負。5.指釋迦牟尼。泛指佛教:釋教。釋典。 |
澤 | zé|shì | [zé]1.水積聚的地方:大澤。湖澤。潤澤(潮濕)。沼澤。2.金屬或其他物體發出的光亮:光澤。色澤。3.恩惠:恩澤。澤及枯骨(施惠于死人)。4.洗濯。5.汗衣,內衣。[shì]古同“釋”,解散。 |
尸 | shī | 1.尸體,人或動物死后的身體。2.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
飾 | shì | 1.裝飾;打扮:修飾。粉飾。2.裝飾用品:首飾。3.遮掩:掩飾。文過飾非。4.扮演角色:他在《逼上梁山》里飾林沖。 |
殖 | zhí|shi | [zhí]生育;孳生:生殖。繁殖。[shi]尸骨。參見〔骨殖〕 |
駛 | shǐ | 1.(車馬等)飛快地跑:急駛而過。2.開動(車船等):駕駛。行駛。駛向遠方。輪船因故停駛。 |
謚 | shì | 1.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例如齊宣王的“宣”,楚莊王的“莊”;諸葛亮謚“忠武”,岳飛謚“武穆”。2.稱(做);叫(做):謚之為保守主義。 |
濕 | shī | 沾了水的或顯出含水分多的(跟“干”相對):濕度。潮濕。地皮很濕。衣服都給雨淋濕了。 |
仕 | shì | 舊指做官:出仕。仕宦。 |
誓 | shì | 1.表示決心依照說的話實行;發誓:誓師。誓不甘休。誓為死難烈士報仇。2.表示決心的話:宣誓。起誓。發個誓。 |
矢 | shǐ | 1.箭:有的(dì)放矢。2.古又同“誓”:矢口抵賴。矢志不移。3.古又同“屎”:遺矢。 |
碩 | shuò|shí | [shuò]1.〔碩士〕學位名,高于“學士”。2.大:碩老。碩材。碩學(博學,亦指博學的人)。碩壯。碩果累累(喻巨大的成績)。碩大無朋(形容無比的大)。[shí]古同“石”,形容堅固。 |
逝 | shì | 1.(時間、水流等)過去:歲月易逝。逝去的時光。2.死亡:病逝。永逝。長逝。 |
獅 | shī | 哺乳動物。體長約3米。毛黃褐色,尾長、末端有叢毛。雄的頭、頸有鬣(liè),捕食羚羊、斑馬等。多產于非洲和亞洲西部。 |
恃 | shì | 依賴;憑仗:有恃無恐。 |
蝕 | shí | 1.損傷;腐爛;虧耗:侵蝕。腐蝕。蝕本。2.同“食(shí)”。 |
嗜 | shì | 特別愛好:嗜好。嗜酒。 |
軾 | shì | 古代車廂前面用做扶手的橫木。 |
峙 | zhì|shì | [zhì]聳立;屹(yì)立:對峙。[shì]繁峙(Fánshì),地名,在山西。 |
拭 | shì | 擦;抹:拭淚。 |
噬 | shì | 咬:吞噬。反噬。 |
噓 | xū|shī | [xū]1.慢慢地吐氣:噓氣。2.嘆氣:仰天而噓。3.火或蒸氣的熱力接觸到物體:掀籠屜時小心熱氣噓著手。先坐上籠屜把饅頭噓一噓。4.表示制止、驅逐等,一般用shī,也寫作噓。5.發出“噓”(xū)的聲音來制止或驅逐:大家把他噓下去了。[shī]表示制止、驅逐等:噓!別做聲。 |
屎 | shǐ | 1.大便;糞:拉屎。2.眼、耳等器官分泌出來的東西:眼屎。耳屎。 |
弒 | shì | 臣殺死君主或子女殺死父母:弒君。弒父。 |
豕 | shǐ | 豬:狼奔豕突。 |
柿 | shì | 柿樹,落葉喬木,品種很多,葉子橢圓形或倒卵形,花黃白色。結漿果,扁圓形或圓錐形,橙黃色或紅色,可以吃。 |
筮 | shì | 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 |
舐 | shì | 舔:老牛~犢(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 |
虱 | shī | 1.虱子,昆蟲。體小,灰白色。寄生在人、畜身上,吸食血液,能傳染疾病。2.某些吸食植物汁液的農業害蟲。如稻飛虱、木虱、粉虱。 |
祏 | shí | 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室。 |
諡 | shì | 同“謚”。 |
螫 | shì|zhē | [shì]同“蜇(zhē)”。蜂、蝎等有毒腺的蟲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動物。[zhē]同“蜇(zhē)”。 |
蓍 | shī | 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有棱,葉子披針形,羽狀深裂,花白色,結瘦果,扁平。全草入藥,莖、葉含芳香油,可做香料。我國古代用它的莖占卜。 |
* shi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shi的漢字列表,包括shi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