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i的成語 (3682個)

    141

    百世流芳

    成語拼音:
    bǎi shì liú fāng
    成語解釋:
    美名永傳于后世。
    成語出處:
    明 徐霖《繡襦記 逼娃逢迎》:“賤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煙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
    142

    避世離俗

    成語拼音:
    bì shì lí sú
    成語解釋:
    逃避濁世,超脫凡俗
    成語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定賢》:“以清節自守,不降志辱身為賢乎?是則避世離俗,長沮、桀溺之類也。”
    143

    不識廬山真面目

    成語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語解釋:
    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44

    不食馬肝

    成語拼音:
    bù shí mǎ gān
    成語解釋:
    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轅固傳》:“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145

    博士買驢

    成語拼音:
    bó shì mǎi lǘ
    成語解釋:
    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146

    飽食暖衣

    成語拼音:
    bǎo shí nuǎn yī
    成語解釋: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
    147

    不識起倒

    成語拼音:
    bù shí qǐ dǎo
    成語解釋:
    識:知道,認識。指不知好歹,不識時務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2回:“你那三個和尚已被我洗凈了,不久便要宰殺,你還不識起倒?去了罷!”
    148

    避世墻東

    成語拼音:
    bì shì qiáng dōng
    成語解釋:
    指隱居于市井販夫之中。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逸民傳 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亂獨不去,儈牛自隱。時人謂之論曰:‘避世墻東王君公。’”
    149

    博識洽聞

    成語拼音:
    bó shí qià wén
    成語解釋:
    見多識廣,學識博大
    成語出處:
    150

    不食人間煙火

    成語拼音:
    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
    成語解釋:
    食:吃;煙火: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詩畫立意高超,言詞清麗
    成語出處:
    宋·阮閱《詩話總龜》第九卷:“東坡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
    151

    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成語拼音: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成語解釋:
    不知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不知恥。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高司諫書》:“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152

    百世師

    成語拼音:
    bǎi shì shī
    成語解釋:
    品德學問可以做為百代的表率。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圣人,百世之師也。”
    153

    不失時機

    成語拼音:
    bù shī shí jī
    成語解釋:
    失:耽誤,錯過。時機:具有時間性的機會。不錯過當前的機會。指辦事要抓住適宜的時間和有利的機會。
    成語出處:
    周恩來《關于黨的“六大”的研究》:“這時離國共分裂還有兩個月,如果……努力去做,還不失時機。”
    154

    不失黍絫

    成語拼音:
    bù shī shǔ lěi
    成語解釋:
    猶言絲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成語出處:
    《漢書 律歷志上》:“權輕重不失黍絫。”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十黍為絫,十絫為一銖。”
    155

    北叟失馬

    成語拼音:
    běi sǒu shī mǎ
    成語解釋:
    比喻禍福沒有一定。
    成語出處:
    《舊唐書 蕭瑀傳》:“太宗嘗從容謂房玄齡曰:‘蕭瑀大業之日,進諫隋主,出為河池郡守。應遭剖心之禍,翻見太平之日,北叟失馬,事亦難常。”
    156

    不識時務

    成語拼音:
    bù shí shí wù
    成語解釋:
    不識:不認識;務:事務;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不認識時代的潮流或當前的形勢。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霸傳》:“時皇后兄虎賁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結交,霸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
    157

    拔十失五

    成語拼音:
    bá shí shī wǔ
    成語解釋:
    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書 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158

    不適時宜

    成語拼音:
    bù shì shí yí
    成語解釋:
    適:適應;時宜:當時的需要。不符合時勢和趨勢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九節:“‘拚消耗’的主張,對于中國紅軍來說是不適時宜的。”
    159

    飽食思淫欲

    成語拼音:
    bǎo shí sī yín yù
    成語解釋:
    飽:吃足;食:吃;淫:邪惡。指生活安逸,容易起淫念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遂平妖傳》第35回:“錦衣玉食,合著了俗語飽食思淫欲這句了。”
    160

    不識抬舉

    成語拼音:
    bù shí tái jǔ
    成語解釋:
    識:知道;抬舉:稱贊;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視別人對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舉”。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4回:“這和尚好不識抬舉。”
    * shi成語,shi的成語,帶s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