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ong的成語 (433個)

    381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成語拼音: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
    成語解釋:
    忽然得到榮耀,從而身價倍增
    成語出處: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382

    葉公好龍

    成語拼音:
    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語解釋:
    葉公:春秋時陳國的一個人;好:愛好。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但并非真正地愛好它;甚至畏懼它。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
    383

    魚龍百變

    成語拼音:
    yú lóng bǎi biàn
    成語解釋:
    像魚龍那樣變化多端。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譬其毫翰,則風雨爭飛;論其文采,則魚龍百變。”
    384

    魚龍變化

    成語拼音:
    yú lóng biàn huà
    成語解釋:
    謂魚變化為龍。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變化。
    成語出處:
    宋·劉克莊《水龍吟》詞:“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華胥國。”
    385

    以聾辨聲

    成語拼音:
    yǐ lóng biàn shēng
    成語解釋:
    用聾的耳朵辨別聲音。比喻沒有正確的方法是達不到目的的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修身》:“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
    386

    云龍風虎

    成語拼音:
    yún lóng fēng hǔ
    成語解釋: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的事物相感應。
    成語出處:
    《周易 乾》:“云從龍,風從虎。”
    387

    元龍高臥

    成語拼音:
    yuán lóng gāo wò
    成語解釋: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原指陳登自臥大床,讓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對客人怠慢無禮。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
    388

    元龍豪氣

    成語拼音:
    yuán lóng háo qì
    成語解釋: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曾慢待許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氾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389

    魚龍混雜

    成語拼音:
    yú lóng hùn zá
    成語解釋:
    比喻壞人和好人混雜在一起;成分復雜。
    成語出處:
    唐 張志和《和漁夫詞》十三:“風攪長空浪攪風,魚龍混雜一川中。”
    390

    云龍井蛙

    成語拼音:
    yún lóng jǐng wā
    成語解釋:
    云端的龍,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清·周魯《類書纂要》:“云龍喻貴,井蛙喻賤。”
    391

    一龍九種

    成語拼音:
    yī lóng jiǔ zhǒng
    成語解釋:
    一條龍有九種品質的子孫。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壞不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俗語說的好,‘一龍九種,種種各別’,未免人多了就有龍蛇混雜。”
    392

    魚龍曼羨

    成語拼音:
    yú lóng màn xiàn
    成語解釋:
    喻世事變幻。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小游仙詞》之六:“頑仙一覺渾瞞過,不在魚龍曼羨中。”
    393

    魚龍曼衍

    成語拼音:
    yú lóng màn yǎn
    成語解釋:
    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后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很多(含貶義)。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剿土匪魚龍曼衍,開保案雞犬飛升。”
    394

    魚龍漫衍

    成語拼音:
    yú lóng màn yǎn
    成語解釋:
    見“魚龍曼延”。
    成語出處:
    《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戶、海中碭極、漫衍魚龍、魚抵之戲以觀視之。”
    395

    一龍一蛇

    成語拼音:
    yī lóng yī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樞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
    396

    云龍魚水

    成語拼音:
    yún lóng yú shuǐ
    成語解釋:
    如同云與龍,魚與水一樣。比喻君臣相得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14卷:“宣宗幸萬壽山、玉瀾堂,錫宴十五老臣……云龍魚水,夫豈偶然。”
    397

    一龍一豬

    成語拼音:
    yī lóng yī zhū
    成語解釋:
    比喻兩個人高下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龍一豬。”
    398

    有龍則靈

    成語拼音:
    yǒu lóng zé líng
    成語解釋:
    水潭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陋室銘》:“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399

    藥籠中物

    成語拼音:
    yào lóng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藥籠中備用的藥材。比喻備用的人才。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儒學傳下 元行沖》:“君正吾藥籠中物,不可一日無也。”
    400

    云起龍襄

    成語拼音:
    yún qǐ lóng xiāng
    成語解釋:
    比喻英雄豪杰乘時而起。
    成語出處:
    《漢書·敘傳下》:“云起龍襄,化為侯王。”顏師古注:“襄,舉也。”一本作“云起龍驤”。
    * long成語,long的成語,帶l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