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的成語 (433個)
-
421
真龍天子
- 成語拼音:
- zhēn lóng tiān zǐ
- 成語解釋:
- 舊時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以為皇帝的代稱。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想,既然人們都說明朝的氣數完了,真龍天子已經出世,說不定這真龍天子就是李闖王。”
-
422
祖龍一炬
- 成語拼音:
- zǔ lóng yī jù
- 成語解釋:
- 祖龍:秦始皇。指秦始皇焚書。比喻一把火燒掉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將坊間一切刻板,世上一切時文,俱付之祖龍一炬。”
-
423
裝聾作癡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chī
- 成語解釋:
- 假裝聾啞癡呆。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424
祖龍之虐
- 成語拼音:
- zǔ lóng zhī nüè
- 成語解釋:
- 指秦始皇焚書坑儒。祖龍,指秦始皇。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書癡》:“異史氏曰:‘天下之物,積則招妒,好則生魔:女之妖,書之魔也。事近怪誕,治之未為不可;而祖龍之虐,不已慘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報也。’”
-
425
裝聾作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
426
裝聾裝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huāng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茅盾《小巫》:“蔓姐幾次三番乘機會說起娘在上海不知道是怎樣過日子,老爺只是裝聾裝啞。”
-
427
裝聾做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方氏已許出了口,不好悔得,只得裝聾做啞,聽他娶了一個妾。”
-
428
妝聾做啞
- 成語拼音: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成語解釋:
- 假裝耳聾口啞,故意不理睬。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一個悄悄冥冥,一個絮絮答答。卻早禁住隋何,迸住陸賈,叉手躬身,妝聾做啞。”
-
429
醉眼朦朧
- 成語拼音: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杜介送魚》:“醉眼朦朧覓歸路,松江煙雨晚疏疏。”
-
430
醉眼蒙朧
- 成語拼音: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只見美娘吃得大醉,侍女扶將進來,到于門首,醉眼蒙朧。”
-
431
詐啞佯聾
- 成語拼音:
- zhà yǎ yá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假裝啞巴聾子。指置身事外。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官腔類 雙忠記 睢陽陷守》:“身在伍倫中,怎做得詐啞佯聾,為官食祿,直須盡職輸忠。”
-
432
擲杖成龍
- 成語拼音:
- zhì zhàng ch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于是向老翁學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變成一條龍。事見《后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后以“擲杖成龍”為典,借指還鄉。
- 成語出處:
-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于是向老翁學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變成一條龍。
-
433
鄭昭宋聾
- 成語拼音:
-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齊,曰:‘無假道于宋。’亦使公子馮聘于晉,不假道于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殺之。”杜預注:“昭,明也。聾,闇也。”后以“鄭昭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殺之。”
* long成語,long的成語,帶lo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