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的成語 (433個)
-
361
痛飲黃龍
- 成語拼音:
-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 成語解釋:
- 黃龍:即黃龍府,轄地在今吉林一帶,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敵京,置酒高會以祝捷。后泛指為打垮敵人而開懷暢飲。
- 成語出處:
- 《宋史 岳飛傳》:“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
362
痛飲黃龍府
- 成語拼音:
-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fǔ
- 成語解釋:
- 痛飲:盡情地喝酒;黃龍:府名,金國的都城,在吉林農安縣。指攻克敵京,置酒高會以祝捷。后泛指為打垮敵人而開懷暢飲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口占一絕》詩:“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
-
363
鐵獄銅籠
- 成語拼音:
- tiě yù tó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密閉森嚴的監牢。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子之二》:“那兒是奴役因襲的鐵獄銅籠,那兒有險狠、陰賊、貪婪,涌聚如蜂。”
-
364
文炳雕龍
- 成語拼音:
- wén bǐng diāo lóng
- 成語解釋:
- 炳:形容有文采;雕龍:擅長寫文章。文章寫得很出色,極富文采
- 成語出處:
- 《魏書·高允傳》:“質侔和璧,文炳雕龍,耀天邑,衣錦舊邦。”
-
365
舞鳳飛龍
- 成語拼音:
- wǔ fèng fēi lóng
- 成語解釋:
- 猶龍飛鳳舞。氣勢奔放雄壯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鷓鴣天·贈錢橫州子山》詞:“舞鳳飛龍五百年,盡將錦繡裹山川。”
-
366
臥虎藏龍
- 成語拼音:
- wò hǔ cáng lóng
- 成語解釋:
-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
367
文擅雕龍
- 成語拼音:
- wén shàn diāo lóng
- 成語解釋:
- 雕龍:擅長寫文章。文章寫得很出色
- 成語出處:
- 《北史·薛橙傳論》:“橙并學稱該博,文擅雕龍,或揮翰鳳池,或著書麟閣,咸居祿位,各逞琳瑯。”
-
368
望子成龍
- 成語拼音: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 成語出處: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龍,一會想送他上英國,一會又想送他上美國。”
-
369
繡虎雕龍
- 成語拼音:
- xiù hǔ diāo ló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的辭藻華麗。
- 成語出處:
- 明·單本《蕉帕記·尋春》:“學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繡虎雕龍;那值時危國破。”
-
370
懸劍空壟
- 成語拼音:
- xuán jiàn kōng lǒ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心許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變。
- 成語出處:
- 《史記·吳太伯世家》:“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
371
醒聵震聾
- 成語拼音:
- xǐng kuì zhèn ló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振聾發聵。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 成語出處:
- 陶曾佐《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一躍而登此莊嚴美麗之舞臺中,一奮萃此醒聵震聾之盤渦里。”
-
372
降龍伏虎
- 成語拼音:
- xiáng lóng fú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極大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黃粱夢》:“出家人長生不老,煉藥修真,降龍伏虎,到大來悠哉也呵。”
-
373
匣里龍吟
- 成語拼音:
- xiá lǐ lóng yīn
- 成語解釋:
- 寶劍在匣中發出龍吟般的聲響。原指劍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見用。
- 成語出處:
- 晉 王嘉《拾遺記》:“未用之時,常于匣里,如龍虎之吟。”
-
374
小巧玲瓏
- 成語拼音:
-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東西小而精致。小巧:細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致。
- 成語出處:
- 宋 辛棄疾《臨江山 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莫笑吾家蒼壁小,稜層勢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
375
揎拳攞袖
- 成語拼音:
- xuān quán lǒng xiù
- 成語解釋:
- 猶言揎拳捋袖。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他見我早揎拳攞袖,怒目撐眉。”
-
376
下塞上聾
- 成語拼音:
- xià sāi shà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塞:堵塞不通。聾:耳朵的聽覺失靈。下邊堵塞不通,上邊聽覺失靈。比喻真實情況不能上傳下達。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子產不毀鄉校頌》:“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
-
377
云從龍,風從虎
- 成語拼音:
- yún cóng lóng,fēng cóng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 成語出處:
- 《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
378
藥店飛龍
- 成語拼音:
- yào diàn fēi lóng
- 成語解釋:
- 飛龍:指中藥龍骨。藥店里的龍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樂府《讀曲歌》:“自從別郎后,臥宿頭不舉,飛龍落藥店,骨出只為汝。”唐·李商隱《垂柳》詩:“舊作琴臺鳳,今為藥店龍。”
-
379
藥店龍
- 成語拼音:
- yào diàn lóng
- 成語解釋:
- 藥店里的龍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成語出處:
- 唐·李商隱《垂柳》詩:“舊作琴臺鳳,今為藥店龍。”
-
380
一登龍門
- 成語拼音:
- yī dēng lóng mén
- 成語解釋:
- 龍門:傳說鯉魚躍過龍門就變成龍。指一時間飛黃騰達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膺傳》:“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 long成語,long的成語,帶lo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