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ong的成語 (433個)

    321

    騎龍弄鳳

    成語拼音:
    qí lóng nòng fèng
    成語解釋:
    ①比喻成仙。②比喻騰達。
    成語出處:
    明·陳與郊《義犬》第一出:“騎龍弄鳳之兆,這有何妨。”
    322

    群龍無首

    成語拼音:
    qún lóng wú shǒu
    成語解釋: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成語出處: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323

    潛龍勿用

    成語拼音:
    qián lóng wù yòng
    成語解釋:
    蛟龍潛伏著不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
    成語出處:
    《周易·乾》:“初九,潛龍勿用。”
    324

    擒龍捉虎

    成語拼音:
    qín lóng zhuō hǔ
    成語解釋:
    擒住老虎捉拿蛟龍。比喻降伏強敵,本領高強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漢,攧倒擒龍捉虎人。”
    325

    雀馬魚龍

    成語拼音:
    què mǎ yú lóng
    成語解釋:
    泛指珍禽異獸。語本《漢書·西域傳贊》:“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西域傳贊》:“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326

    窮鳥觸籠

    成語拼音:
    qióng niǎo chù lóng
    成語解釋:
    窮:窘困。比喻處境窘迫而掙扎不脫
    成語出處:
    《舊唐書·僖宗紀》:“既知四隅斷絕,百計奔沖,如窮鳥觸籠,似飛蛾赴焰。”
    327

    前怕龍,后怕虎

    成語拼音:
    qián pà lóng,hòu pà hǔ
    成語解釋: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成語出處:
    明 馮惟敏《朝天子 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設謀,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328

    七竅玲瓏

    成語拼音:
    qī qiào líng lóng
    成語解釋:
    形容聰明靈巧。相傳心有七竅,故稱。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鷹鼻、狗眼、豬嘴,加上一顆鮮紅多血、七竅玲瓏的人心,才完成了一個萬物之靈的人。”
    329

    日角龍庭

    成語拼音:
    rì jiǎo lóng tíng
    成語解釋:
    舊時相術家謂天庭隆起為龍庭。“日角龍庭”為帝王的貴相。
    成語出處:
    《舊唐書·唐儉傳》:“[高祖]密訪時事,儉曰:‘明公日角龍庭,李氏又在圖牒,天下屬望,非在今朝。’”
    330

    日角龍顏

    成語拼音:
    rì jiǎo lóng yán
    成語解釋:
    舊時相術家謂額頭隆起為龍顏。“日角龍顏”為帝王的貴相。
    成語出處:
    《梁書·元帝紀》:“陛下日角龍顏之姿,表于徇齊之日;彤云素氣之瑞,基于應物之初。”
    331

    如龍似虎

    成語拼音:
    rú lóng sì hǔ
    成語解釋:
    形容勇猛有活力。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氣變幻無窮,倏忽如龍似虎。人情世態,大率相同。”
    332

    人中龍虎

    成語拼音:
    rén zhōng lóng hǔ
    成語解釋:
    比喻人中豪杰。
    成語出處:
    《晉書 宋纖傳》:“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333

    人中之龍

    成語拼音:
    rén zhōng zhī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中豪杰。
    成語出處:
    《晉書·宋纖傳》:“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334

    舌敝耳聾

    成語拼音:
    shé bì ěr lóng
    成語解釋: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舌敝耳聾,不見成功。”
    335

    蜀得其龍

    成語拼音:
    shǔ dé qí lóng
    成語解釋:
    龍:杰出人物。蜀國得到諸葛亮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336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成語拼音: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成語解釋: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成語出處:
    《史記·外戚世家》:“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
    337

    水晶燈籠

    成語拼音:
    shuǐ jīng dēng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成語出處:
    宋 范鎮《東齋記事補遺》:“劉隨待制為成都通判,嚴明通達,人謂之水晶燈籠。”
    338

    尸居龍見

    成語拼音:
    shī jū lóng xiàn
    成語解釋:
    居:靜居;見:出現。靜如尸而動如龍。
    成語出處:
    《莊子 在宥》:“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339

    生龍活虎

    成語拼音:
    shēng lóng huó hǔ
    成語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340

    生龍活現

    成語拼音:
    shēng lóng huó xiàn
    成語解釋:
    形容描繪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七》:“呈辭上說得生龍活現,不由你不核準。”
    * long成語,long的成語,帶l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