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ong的成語 (433個)

    281

    磨礱砥礪

    成語拼音:
    mó lóng dǐ lì
    成語解釋:
    亦作“磨礱底厲”。亦作“磨礲砥礪”。①四種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礪鍛煉。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據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礱砥礪,未見其損。”
    282

    磨礱浸灌

    成語拼音:
    mó lóng jìn guàn
    成語解釋:
    亦作“磨礲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學苦練,始終不懈。
    成語出處:
    唐·韓愈《考功員外盧君墓志銘》:“君時任戴冠,通《詩》《書》,與群日講說周公、孔子,以相磨礱浸灌,婆娑嬉游,未有舍所為為人意。”
    283

    磨礱雋切

    成語拼音:
    mó lóng jùn qiē
    成語解釋:
    礱:磨。相互切磋研討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進說》:“磨礱雋切,沉浸灌養,行完而才備。”
    284

    描龍繡鳳

    成語拼音:
    miáo lóng xiù fèng
    成語解釋:
    指精美的手工刺繡。泛指古代女紅。亦作“描鸞刺鳳”、“描龍刺鳳”。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不拘描龍繡鳳,樣樣皆精;琴棋書畫,般般都會。”
    285

    朦朦朧朧

    成語拼音:
    méng méng lóng lóng
    成語解釋:
    指人意識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1回:“走了一五更,天色朦朦朧朧,尚未明亮。”
    286

    馬如游龍

    成語拼音:
    mǎ rú yóu ló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馬熙熙攘攘的景象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皇后紀上 明德馬皇后》:“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287

    馬水車龍

    成語拼音:
    mǎ shuǐ chē lóng
    成語解釋:
    猶言車水馬龍。
    成語出處:
    清·黃瘦竹《題詞》:“即今馬水車龍地,曾是青撛白骨場。”
    288

    馬足龍沙

    成語拼音:
    mǎ zú lóng shā
    成語解釋: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地方。
    成語出處:
    曼殊室主人《班定遠平西域》第一幕:“虎頭燕頷,人言萬里之侯;馬足龍沙,胸有千秋之業。”
    289

    年老龍鐘

    成語拼音:
    nián lǎo lóng zhōng
    成語解釋:
    龍鐘: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鬼作筵》:“爾母年老龍鐘,不能料理中饋。”
    290

    牛眠龍繞

    成語拼音:
    niú mián lóng rào
    成語解釋:
    指有助于后代升官發財的墳地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東郭外傳》:“那東門外頭許多牛眠龍繞的吉地,那富貴人家的冢田多半在這里。”
    291

    年邁龍鐘

    成語拼音:
    nián mài lóng zhōng
    成語解釋:
    龍鐘: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著我的名字,說我蘧佑年邁龍鐘,不能親自再來拜謁墓道了。”
    292

    鳥入樊籠

    成語拼音:
    niǎo rù fán lóng
    成語解釋:
    樊籠:鳥籠,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飛鳥進了籠子。比喻自投羅網,陷入困境。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恰便似魚鉆入絲網,鳥撲入樊籠。”
    293

    濃郁蔥蘢

    成語拼音:
    nóng yù cōng lóng
    成語解釋:
    濃郁:花草的香氣濃重;蔥蘢:草木青翠茂盛。形容花草香氣濃重,枝葉茂密青翠
    成語出處:
    肖兵《太行青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山上那濃郁蔥蘢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滿生機。”
    294

    炮鳳烹龍

    成語拼音:
    páo fèng pēng lóng
    成語解釋:
    烹:煮;炮:燒。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
    成語出處:
    唐 李賀《將進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帷繡幕圍香風。”
    295

    庖鳳烹龍

    成語拼音:
    páo fèng pēng lóng
    成語解釋: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連日殺牛宰馬,大排筵宴,慶賞盧員外。雖無庖鳳烹龍,端的肉山酒海。”
    296

    炰鳳烹龍

    成語拼音:
    páo fèng pēng lóng
    成語解釋: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一折:“我聽得朱門里奏笙歌,相府內夜排筵宴,炰鳳烹龍。”
    297

    疲癃殘疾

    成語拼音:
    pí lóng cán jí
    成語解釋:
    疲癃:年老多病。老弱病殘
    成語出處:
    宋·張載《西銘》:“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
    298

    攀龍附鳳

    成語拼音:
    pān lóng fù fèng
    成語解釋: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299

    攀龍附驥

    成語拼音:
    pān lóng fù jì
    成語解釋:
    攀:攀附;驥:好馬。比喻攀附圣賢,歸附俊杰。
    成語出處:
    《三國志 吳志 吳主孫權傳》:“此言之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 孫權與浩周書》:“當垂宿念,為之先后,使獲攀龍附驥,永自固定。其為分惠,豈有量哉!”
    300

    蟠龍踞虎

    成語拼音:
    pán lóng jù hǔ
    成語解釋:
    踞:蹲或坐。像盤曲的蛟龍,像蹲臥的猛虎。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成語出處:
    宋·秦觀《游湯泉記》:“是日風曀望建業江山蟠龍踞虎之狀,皆依約而得之。”
    * long成語,long的成語,帶l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