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1281
知難而行
- 成語拼音:
- zhī nán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明知困難卻仍然去做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
1282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
- 成語解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成語出處: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1283
知其不可為而為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 成語解釋:
- 為:做。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南京印象》:“許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但卻絲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
-
1284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zhī
- 成語解釋:
- 為:做。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7回:“在你是手足之情,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是你的好心。”
-
1285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
- 成語解釋:
- 然:這樣,如此。知道是這樣,但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無論為哀為樂,為怨為怒,為戀為駭,為憂為慚,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1286
擇其善者而從之
- 成語拼音:
-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 成語解釋:
- 擇:選擇;從:跟從、學習。選擇好的、正確的事情去遵循、學習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
1287
知其一不達其二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
- 成語解釋: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漢武帝論》:“知其一,不達其二;見其利,不睹其害。”
-
1288
知其一不知其二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 成語解釋: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上文侍中論強盜賞錢書》:“比來士大夫好輕議舊法,皆未習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
1289
知其一未睹其二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yī wèi dǔ qí èr
- 成語解釋: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長揚斌》:“若客所謂知其一未睹其二,見其外不識其內也。”
-
1290
知其一未知其二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
- 成語解釋: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
1291
知其一,不知其二
- 成語拼音:
-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 成語解釋:
-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1292
指日而待
- 成語拼音:
- zhǐ rì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見“指日可待”。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一回:“將來執掌昭陽,可指日而待,為何夫人雙眉反蹙起來?”
-
1293
遮人耳目
- 成語拼音:
- zhē rén ěr mù
- 成語解釋:
- 玩弄手法,掩蓋真相。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3回:“又何嘗有什么丑處!可見裝點造作總難遮人耳目。”
-
1294
在人耳目
- 成語拼音:
- zài rén ěr mù
- 成語解釋:
- 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奇字問·序》:”近取《左(傳)》、《國(語)》、《史記》……諸書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釋之。”
-
1295
自然而然
- 成語拼音:
- zì rán ér rán
- 成語解釋:
- 自由發展;必然這樣。指非經人力干預而自然如此。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牟子理惑篇》:“夫吉兇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
1296
擇人而事
- 成語拼音:
- zé rén ér shì
- 成語解釋:
- 事:待奉。選擇好人,侍奉終身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其實,采秋乘此機會,要擇人而事,不理舊業。”
-
1297
終日而思
- 成語拼音:
- zhōng rì ér sī
- 成語解釋:
- 整天思考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
1298
在人口耳
- 成語拼音:
- zài rén kǒu ěr
- 成語解釋:
- 指被人們所稱道、傳頌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答王進士書》:“相距幾千百年,猶昭灼在人口耳。”
-
1299
至死不二
- 成語拼音:
- zhì sǐ bù èr
- 成語解釋:
- 至:到。到死不改變
- 成語出處:
- 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蓋內臣性貪茍得,至死不二,遂傳為笑柄。”
-
1300
擇善而從
- 成語拼音:
- zé shàn ér cóng
- 成語解釋:
- 選擇好的而遵循;依從。擇:選擇。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