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1301

    治絲而棼

    成語拼音:
    zhì sī ér fén
    成語解釋:
    謂理絲不找頭緒,就會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正確,使問題更加復雜。語本《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1302

    枕善而居

    成語拼音:
    zhěn shàn ér jū
    成語解釋:
    謂守善不移。
    成語出處:
    北齊·劉晝《新論·慎獨》:“故蘧璦不以昏行變節,顏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隱微,枕善而居,不以視之不見而移其心,聽之不聞而變其情也。”
    1303

    炙手而熱

    成語拼音:
    zhì shǒu ér rè
    成語解釋:
    炙:烤。比喻權勢大,氣焰盛
    成語出處:
    《明史·董傳策傳》:“嵩久握重權,炙手而熱。”
    1304

    擇善而行

    成語拼音:
    zé shà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謂選擇有益的事去做。
    成語出處: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曰擇善而行者乎?”
    1305

    自上而下

    成語拼音:
    zì shàng ér xià
    成語解釋:
    從上到下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
    1306

    重賞甘餌

    成語拼音:
    zhòng shǎng gān ěr
    成語解釋:
    甘餌:甜美的糕餅。用優厚的賞賜,作吸引人的甘餌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耿純傳》:“重賞甘餌,可以聚人者也。”
    1307

    之死靡二

    成語拼音:
    zhī sǐ mí èr
    成語解釋:
    同“之死靡它”。
    成語出處:
    《宋史·忠義傳一》:“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之死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
    1308

    抓腮挖耳

    成語拼音:
    zhuā sāi wā ěr
    成語解釋:
    形容心里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么辦為好
    成語出處:
    茅盾《林家鋪子》:“大家喝了一會悶酒,抓腮挖耳地想不出好主意。”
    1309

    中途而廢

    成語拼音:
    zhōng tú ér fèi
    成語解釋: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成語出處:
    《北史·景穆十二壬傳》:“愿聞朝廷,特開運略,少復賜寬,假以日月,無使為山之功,中途而廢。”
    1310

    雜沓而至

    成語拼音:
    zá tà ér zhì
    成語解釋:
    雜沓:眾多而且雜亂。形容從四面八方紛紛而來的樣子
    成語出處: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朋疑眾難,雜沓而至。”
    1311

    抓頭挖耳

    成語拼音:
    zhuā tóu wā ěr
    成語解釋:
    形容竭力思索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7回:“謖如見大家都不依,只得抓頭挖耳的思索。”
    1312

    尊無二上

    成語拼音:
    zūn wú èr shàng
    成語解釋:
    ①猶言國無二君。②引申為至高無上。
    成語出處:
    《禮記·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1313

    自下而上

    成語拼音:
    zì xià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從下到上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
    1314

    陟遐自邇

    成語拼音:
    zhì xiá zì ěr
    成語解釋:
    陟:升;陟遐:遠行;邇:近。走遠路要從近處開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實實,循序漸進
    成語出處:
    唐·王勃《平臺秘略論十首·幼俊》:“豈非積微成大,陟遐自邇。”
    1315

    知一而不知二

    成語拼音:
    zhī yī ér bù zhī èr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316

    自崖而反

    成語拼音:
    zì yá ér fǎn
    成語解釋:
    崖:崖岸;反:通“返”,回。舊時送行辭。
    成語出處:
    《莊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
    1317

    執一而論

    成語拼音:
    zhí yī ér lùn
    成語解釋:
    執一:固執一義,不知變通。只抓住一點或一個方面就進行評論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觀全局,不可執一而論。”
    1318

    遮掩耳目

    成語拼音:
    zhē yǎn ěr mù
    成語解釋:
    見“遮人眼目”。
    成語出處:
    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聽說事后執政府乘人不知,已將尸首掩埋了些,以圖遮掩耳目。”
    1319

    忠言逆耳

    成語拼音:
    zhōng yán nì ěr
    成語解釋:
    誠懇的勸告聽起來不舒服。逆:不順。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1320

    濯纓洗耳

    成語拼音:
    zhuó yīng xǐ ěr
    成語解釋:
    濯纓:洗滌冠纓;洗耳:不愿與聞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潔
    成語出處:
    《魏書·劉獻之傳》:“吾常謂濯纓洗耳,有異人之跡,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